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1版:要闻

我市创建省两化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

“3648”计划推进“机器换人”“机器联网”,叩开智能工业时代之门

  ■记者 程娉婷 见习记者 邱灵娟 

  通讯员 陈丽丽

  

  本报讯 12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我市在两化融合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省经信委等部门认可,在日前公布的第一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创建名单中,我市榜上有名,成为全省10个综合性示范区之一。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2013年,全市共确立工业企业两化融合项目77个,总投资16.2亿元,政府奖励补助资金1500余万元。去年我市两化融合总指数为57.66,其中基础环境14.98、工业应用26.58、应用效益16.1,在全省县市区中列第29位。

  我市23家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中,两化融合达到较高级水平的约占 17%,达到中级水平的企业约占39%,初级或以下的企业约占44%,整体呈现由初级向中高级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超人集团还被列为首批国家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

  根据产业特点,我市两化融合工作重点突出“机器换人”,在八大行业龙头企业举行“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现场观摩会,众泰、步阳、天行、王力、浩天、旺达等企业的成功经验成为全省典型。去年全市新增“机器换人”项目113个,总体投资31.4亿元。此外,我市还着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降低立项标准,投资门槛由100万元降为50万元。

  据悉,在成功入围示范区后,我市将以“机器换人”、“机器联网”为突破口,实施“3648”计划(即突破口、着力点、保障力3大工程,开展大力推进产品与装备智能化开发、重点推进骨干企业信息化提升等6大专项行动,智能化新产品和装备开发项目等48项重点示范项目),推进300项“机器换人”项目,完成技术改造投入170亿元,实施15个重点示范项目;推进100项“机器联网”项目,实施11项“机器联网”重点示范项目。

  根据规划,到2017年,我市两化融合高级水平企业要突破5家,较高级以上水平企业占比达到30%以上,中级水平企业占比达到50%以上;培育和引进20家两化融合第三方服务平台和软件企业,10家装备电子企业,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到2017年,我市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农机、现代五金为代表的规模以上现代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2013年基础上增长60%,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30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

  市经信局局长倪应生表示,在全球“再工业化”和“工业4.0”发展浪潮下,抓住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交汇的重大历史机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通过两化融合综合性示范区建设,2015年我市信息化发展指数将达到0.92,2017年达到0.95;两化融合发展指数2015年达到65分,进入全省二类地区。2017年达到70分,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15名。


永康日报 要闻 01 “3648”计划推进“机器换人”“机器联网”,叩开智能工业时代之门 2014-09-13 永康日报012014-09-1300043 2 2014年09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