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3版:社会·视觉

文章导航

藏石之美

  ■各类和田玉籽玉

  ■记者 朱青恒 林群心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无数千姿百态的石头。因为石头的美丽,让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它,总把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当成“宝物”放在“百宝箱”里,之后就演变成了藏石这个爱好。

  我们这座小县城里,也有不少人喜爱藏石。在他们的带动下,如今藏石已在永康“生根发芽”,成为了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娱活动。

  不久前,在我市南红藏家姚妙杰的陪同下,记者有幸拜访了其中几位。他们藏品众多,其中不乏珍品,也正因为他们的慷慨,使得记者这个行外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在陈云安的云安艺苑里,记者不仅见到了各种样式的翡翠,更是看到了之前未曾见过的翡翠玻璃种及冰种。翡翠玻璃种为老坑翡翠原石,主产于缅甸,其原料在产地是很稀少的,占矿山翡翠原料出产量不到1%,玻璃种翡翠玉最大的特点是在同类玉中透明度最高,几乎到了全透明,所含的包裹体较少,即杂质较少,晶莹剔透;行业上称玻璃种为“种最老”,“水头最足”;“水头”又分“一到十分水”;故玻璃种翡翠玉就显得珍贵。而冰种质地与老坑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冰种的特征是外层表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水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

  厉瑞良的收藏以黄龙玉为主。走进他的祥瑞轩,放在柜台上大大小小的黄龙玉,让记者应接不暇。据轩内人介绍黄龙玉继蓝田玉、南阳玉、和田玉、岫玉之后成为中国第五大玉种,目前,从鉴赏角度可分为“原子黄龙玉”和“雕件黄龙玉”两种。一直以来中国都没有可以被制作成为“高档珠宝饰品”的国产玉石,唯一的高档玉石珠宝是来自缅甸的翡翠,这不能不说是国人及中国万年玉文化的缺憾,但黄龙玉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走进怡缘轩,让怡缘轩人最引以为豪的便是那一块红皮白玉和那对带“天眼”的和田玉墨玉青花镯。所谓的“红皮白玉”,就是在一块和田玉白玉子料表面天然有着一块枣红色的玉皮。“白玉子料上有着这么一块完好天然的玉皮是非常难得的。”而在和田墨玉手镯上有着白色纹路组成的完整漂亮的“天眼”,这样的墨玉青花镯,怡缘轩人声称可能全世界也仅有这么一对。同样是以收藏和田玉为主的脂玉轩,带给记者的却是不一样的感受。在轩主胡宗保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他的藏品。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尊和田白玉雕成的观音像,不仅玉质纯洁,且造型优美,让人过目不忘。

  说起南红,很多人都不了解吧。其实它属于玛瑙中的一个贵重品种。南红因其出产在中国南疆得名。南红很早前就被人们开采利用了,有人说古书里头称的所谓“赤玉”大多就是指的南红玛瑙。此次与记者随行的藏家姚妙杰,在永康藏石界南红这一行,算得上是一名老手。他告诉记者,南红之所以珍贵漂亮,关键在于其天然形成的红色。此外,材料的稀缺性和出材率极低也使南红更为珍稀。如果说翡翠的帝王绿、和田的羊脂玉是玉中极品,那么,南红中的“柿子红”则是与上面两种玉器极品料并驾齐驱的“兄弟”玉种。优质的南红矿在清代乾隆年间曾经一度绝矿。因此藏家都以亲手拥有一件南红物件而喜不自禁。在姚妙杰众多的藏品中,令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九五至尊”这件藏品。“我曾带着它前去与其他地区的南红收藏家共赏,他们都说南红作品中,要与‘九五至尊’一样的大小和成色,全国也是难找的。”

  ■南红玛瑙“九五至尊”

  ■和田玉雕观音像

  ■黄龙玉雕像

  ■“红皮白玉”和田玉白玉子料

  ■带“天眼”墨玉青花镯

  ■翡翠玻璃种弥勒佛玉佩

  ■“中华神石”


永康日报 社会·视觉 13 藏石之美 2014-09-10 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18;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19;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1;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2;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17;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0;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06;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8;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9;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03;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07;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3;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04;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6;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4;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02;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5;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05;永康日报132014-09-1000027 2 2014年09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