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0版:警界·新闻

陈飞海:办理涉污犯罪的能手

  践行群众路线 争当人民满意警察

  J

  陈飞海:办理涉污犯罪的能手

  天天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隔三差五电话咨询

  ■通讯员 陈凯璐

  他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但是他没有满足现状,依旧积极探索办案的新方法;他办理过诸多疑难案件,证据全面、程序到位、细节处置妥当,是一名全能型办案能手;他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受到领导、同事和群众的肯定,是年轻民警的学习榜样;他是市公安局办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专家——治安大队民警陈飞海。

  进入全新领域 潜心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7月21日,有群众举报,江南街道李店工业功能分区有一家小厂偷排。接到举报后,陈飞海立即赶往现场,调取水样检测。

  经检测,这些水中多种重金属严重超标。8月8日,这家偷偷排污的无证小厂被取缔,小厂老板也被刑拘。

  这是自今年7月30日市公安局成立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大队以来侦破的第一起环保案件。现在,办理这些环保案件对陈飞海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但是就在一年前,陈飞海还从来没有办理过类似的环境污染犯罪的案件。

  2013年6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的出台让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办理有了明确的司法解释和办案的量化依据。

  在该《解释》出台前,因为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办理无从下手,其污染环境的行为难以认定构成犯罪。全国各地办理类似的案件少之又少,市公安局几乎从来没有办理过类似案件。

  “两高”的《解释》出台后,治安大队确定陈飞海负责这块新业务。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陈飞海毫不畏惧、迎难而上,马上就扎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当中。

  标注密密麻麻的笔记 逐渐摸索办案门道

  去年9月份开始,治安大队的同事天天都能看见陈飞海坐在自己办公室认真钻研和环境污染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隔三差五打电话咨询法制部门、检察院和环保部门,解决一些难题。

  在陈飞海的办公桌上,几张薄薄的法规打印纸上标注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将法律研究透彻后,他积极配合环保部门,进行实地检查,并记录环保部门在检查中提出的问题,罗列环保案件办理要素。经过刻苦的学习,陈飞海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办案门道。

  去年10月份的叶某污染环境案,是陈飞海办理的第一起环保案件,也让陈飞海将之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次应用于实际办案。

  在审查犯罪嫌疑人叶某过程中,陈飞海根据积累的法律知识,预先罗列了详细的询问提纲,并在审问过程中将供述主要固定在工厂生产经营项目、生产流程、排污情况、工厂主管人员及相关负责人等方面。在查清排污细节后,圆满办结案件。

  创新侦查方法 成为“环保专家”

  目前,陈飞海共办理了11起环保案件,起诉犯罪嫌疑人15人。对于自己所办的每一起案件,陈飞海都按“一案一表”的执法习惯做好详细记录,并且在结案之后认真总结每一起案件中遇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寻找自身不足,并试着寻求改进之法,完善办案模式,创新侦查方式方法。

  在公安部督办的路某污染环境案中,跨县取证及嫌疑人零口供给办案带来了很大的破侦破难度。对此,陈飞海放弃休息时间,对路某进行多次提审,耐心讲解,通过感化和开导的方法望能让其认识到自身过错,说明医疗废品来源,但终无成效。

  多次尝试无果之后,陈飞海最后通过运用查询通话记录,分析车辆痕迹等侦查手段,矛头直指一个和路某联系密切的陈某。陈飞海迅速对这条线索开展了调查,最终查明了丽水相关贩卖医疗废品人员的身份,并组织警力赶赴丽水,对医疗废品的贩卖人员进行了讯问,固定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条。在丽水回来的路上,陈飞海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通过不懈努力,陈飞海俨然已成为“环保专家”,为市公安局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树立了标杆,也为全市的环保工作做出了贡献。每当案件多的时候,陈飞海便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继续在办公室整理案卷,他说:“我觉得只靠上班那点时间,是办不出优质案件的,所以才要用多倍的时间来弥补。”

  工作中的陈飞海


永康日报 警界·新闻 10 陈飞海:办理涉污犯罪的能手 2014-09-05 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04;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05;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11;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02;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12;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13;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14;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15;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18;永康日报102014-09-0500020 2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