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发布
不分文理,高考总分两部分组成
沪、浙开展试点,从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 |
![]() |
![]() |
![]() |
![]() |
![]() |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目的就是探索招生录取与高中学习相关联的办法,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高考,都主要是按文理分科,考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外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成绩,也就是大家所说的3+X,高校在招生时依据这些考试的高考总分数进行录取。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
上海浙江今年试点
考虑到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这次改革将先选择在条件比较成熟的上海市、浙江省开展试点。今年底,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
唯分数论转向
带着兴趣学习
我市教育界人士
看高考综合改革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此次改革涉及招生、考试、录取等关键环节,因此被不少人称为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大力度的一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或将让学生摆脱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过重负担。
在教育界人士看来,此次改革对于学生来说,变化最大的就是文理不分科,考试科目设置也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过去的会考演变而来,相较于会考,难度略增,考试纪律等形式也向高考看齐。
“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可以扬长避短。”永康一中校长华康清认为,此举可以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明确未来的专业方向,根据目标设定,让兴趣主导学习,“这与省级特色示范学校的主旨是吻合的,也正是教育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此外,文理不分科,一定程度上还能避免学生从高中低年级起就开始分科,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导致文科学生缺乏科学素养,理科学生缺乏人文基础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考考试加分制度也被外界所诟病,为此,此轮改革提出要规范考试加分制度,具体措施包括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2015年起,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将取消。
按照改革计划的时间表,我省和上海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今年的高一新生将在三年后迎来首次的新高考,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行现有高考办法。关于新高考,我省的方案还未出台,民间各路小道消息已经很多,记者从有关途径获悉,浙江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将在一周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