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徒与法国de浪漫之约
![]() |
![]() |
![]() |
![]() |
![]() |
![]() |
![]() |
本人陈隅(Yuco),出身在永康,爹爹给我取了个生僻名,却未见被人记住多少。按部就班幼儿园、小学、高中、大学,本该工作赚钱孝敬父母了,可我又折腾到了澳洲两年多,戴了个硕士帽回来,回国成了小“海龟”。也当了几个月“海带”,而后在魔都(上海)一家外资手机游戏公司里当上了小小的白领,朝九晚五按部就班。那些改革先锋派都说我长有“反骨”,而我可能长了些“骨刺”。坐了两年的办公室,真的坐不住了,我希望做点自己喜欢的事。遂,辞职,成为了一只“创业狗”,从此与花儿为伍。
永康姑娘“花痴”法兰西
Jean Yves Iann
Karl Fuche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大概不会在最骄傲的季节忙于耕耘,不会懂得给人生留下余地自给自足,不会离开镜头和一株花对视相知。不会悦纳自己年少轻狂的肆意盛放,不会为“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深入定义,春华秋实花开花落,由不得你违心的活。即将而立的这个盛夏,我开始承认并承担,无论此前种种颠沛飘荡,内心渴望成为一名花艺人,说出做到,旁人很难体会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水流何处如若找不到源头自然无法预知它的未来,际遇何人就像一片纹理交错的叶脉,一定要伸展到合适的时间才会渐渐清晰,从听说到融入,没走捷径没绕远路,要在最丰沃最美好的土地放心种下自己的花艺梦想,自然自在,这是我和花儿的浪漫之约。带着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我走进了法兰西。
花园诗人 Jean Yves Iann
热情浪漫的法兰西人民把他们对生活品质和细节的方式同样用在了花艺上,与其说这次的旅行是花艺旅程,不如说是一次文化艺术之行。巴黎,拥有最多时尚奢侈品牌的都市,同时也保留着不同时代的历史印记。无论是古典主义建筑或巴洛克风格的教堂还是强烈的色彩碰撞,都在见证着这座古老繁华都市无可取代的尊贵优雅。而这里独有的气息也铸就了世界上最优美的工作者——花艺师。
Jean Yves Iann就是其中一位,这位低调的绅士引领当今巴黎新锐花艺,也是巴黎花艺教育最负盛名的老师。在他手上不起眼的小花都能变得活色生香。他一直都极力推崇传统的花艺技术和现代感设计相结合的理念。很多花艺师因为繁琐的手工都放弃了传统的花艺技法,但是JY老师还是一直坚持返璞归真。或许有时候这种带点孩子气的坚持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诺曼底花园里的花匠 Karl Fuche
用画派来区分作品的话,Karl的作品更接近印象画派,他赋予作品一种生命,并与自然息息相关。就像喜欢莫奈花园一样,对于色彩浓重,笔法粗放的画作总有所保留。这就是Karl作品留给人们的印象。
清晨的法国北部,脱离了都市的浪漫优雅,多了一份肆意和自然,许多次在图片中看到过的景象就这样毫无征兆的蹿出来。
Karl农庄在诺曼底附近的一个小镇上,穿过长满野草的小路就能发现一幢爬满蔷薇的房子,这就是巴黎新锐花艺师Karl Fuche的家。“我的工作是使用自然的花材,在巴黎人宝贵的时间和空间里,演绎着质朴而田园的气息。在欧洲,花艺工作者就是‘花的匠人’,绝不是‘艺术家’。作为一个匠人,有时候要学会站在客人的角度,同时也要用匠人的经验满足客人的需求。为了这一点,我会坚持努力下去。”Karl这样描述着他的工作。
眼前这个看着有些不拘小节,大男孩气质的法国男人,却对自然有着天生的热爱。手中的作品总是灵动反映内心对自然美的追求。Karl最感染人的不仅是那些不造作的作品,还有他对生活的热爱。等我们走后他又要去向日葵田翻土,喂他心爱的牛了。
法兰西之旅暂告一段落,记得一位素颜完全看不出年纪的花友,孩子般喜悦和清淡地描述着她和花的故事:“前几十年都是为别人而活,现在终于有条件,也有时间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些尝试和努力了,没有白活。” 花开最美的时候不能等,不能辜负,总有机会吧,散落在天涯的“花儿”们,你们会收到我亲手做的花,谢谢你们陪着我一路颓败,盛开,从未离弃。路还很长,幸运的是我走到这里,看到了八点钟方向,美好不易,深爱远行。
文/Yu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