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14版:经济开发区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经济开发区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

  “对于上半年的工作,我想谈几点感受:第一,今年开发区的‘五水共治’和环境整治的氛围很好;第二,各项工作开展都比较顺利、到位;第三,每一项工作都有亮点,各村的规划修订、老房改造、返还地推进等工作可圈可点,很多方法经验值得推广……”

  17日上午,在经济开发区召开的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长林道出了内心最真切的感受。与会的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全体机关干部以及各行政村村干部心中也产生了强烈共鸣。

  “汇报是对工作的一种促进”,当日的会议上,29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就各村实际,结合上半年返还地、农房改造、卫生保洁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一一做了汇报,分享经验,自揭不足。为了本次工作汇报,各村干部精心准备,发言稿准备了长长的几页。正如苏溪村村干部所言,这样的汇报正是自己六分之一任期过去后的检测,看看竞选时的承诺完成了多少。

  会上,开发区人大工委主任、社会发展局党工委副书记罗慧华细细回顾了上半年“五水共治”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

  开发区上半年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按照省委、永康市委以及开发区党委对“五水共治”的要求,各村的行动迅速,积极召开了村干部会议,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传达动员。

  开发区坚持评好和评差相结合,召开多次推进会和现场会。在4月份召开的“直击脏乱差”现场会,给所有村干部“当头一棒”,让大家第一次感受到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此后,开发区拿出不少于230万元奖金,设置流动红旗和流动黄旗,评开发区优胜奖、进步奖、专项整治奖和最差村。经过第一次的评选,各村之间形成了竞争意识,促使村环境卫生都有较大改观。

  此外,开发区还坚持保洁与保障相结合,集中整治了乱堆乱放、出店经营、广告牌设施门口乱挂等现象,情法相结合,集中力量拆违,保护了村集体的利益。

  罗慧华表示,上半年取得的成效主要归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认识提高是前提条件,现在多数村干部都已把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当成村里的重要工程,亲自部署亲自抓,让群众在思想上得到了提升,很多同志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其次,组织领导是关键,从各村的卫生整治情况来看,抓得好的村都有较好的机制;另外,群众参与是基础,环境卫生整治及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群众,不少村干部做到了充分发动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推行了“门前三包”、温馨提示、群众包片、党员联户等切实有效的做法。

  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社会发展局局长胡培新结合开发区上半年工作存在的不足,对园区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要求各村干部继续深入巩固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推广门前三包,要求垃圾不扔地,日扫日清,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实施监督考评制度。

  胡培新指出,各村干部还要继续开展第三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继续开展“五水共治”,集中整治黑臭河、臭水沟、臭水渠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确保雨污分流。同时对村庄里“低小散”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关停村庄铸造企业,关停园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深入开展“三改一拆”工作,按照整村推进的计划,拆一个村是一个村,提高村民认识,拆是为了改,为了拆出空间,拆出余地,力争创建无违建村。加强农房改造和美丽乡村的建设,部署园区各项安全工作等。

  朱长林对下半年的工作开展做了强调,并提出希望。要求与会干部要转变作风,针对村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进行对照,要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有“抓铁有痕、踏石有迹”的精神,各村干部要统一协调,将前期梳理的问题进行调研,争抓实干,集中精力,将每件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件件做好、办好。

  ■记者 徐敏 

  开发区农村环境卫生流动红旗、黄旗重新“洗牌”

  第二次评比结果揭晓

  ■记者 徐敏

  

  17日上午,对于经济开发区的29个行政村来说,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当日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专门召开会议,通报“五水共治”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检查评比情况。

  据悉,7日至11 日,社会发展局班子成员分8组对辖区29个行政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再次进行了检查考评,并结合前期对各村定期巡查情况,经社会发展局党工委扩大会议讨论议定,分别评选出了 4个卫生优胜村、6个卫生进步村、4个卫生最差村和4个专项整治村,同时评选出了15名卫生先进专管员,授流动红旗村2个,流动黄旗村2个。

  在当日评比中,开发区一共奖出了18万元给卫生优胜、进步和专项整治村,奖出了2.3万元给卫生先进专管员。不过与第一次不同,本次评比的结果重点参考各村的卫生整治进步有多大。因此,被授予流动黄旗的两个村,同时还获得了专项整治奖,各获1万元奖金。

  “流动红黄旗的评比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激发各村的战斗力,并形成竞争意识。”开发区人大工委主任、社会发展局党工委副书记罗慧华表示,经过第一次的评比,各村的环境卫生情况都大有改观。在两次检查评选中,整治效果比较明显。其中溪碧山村在上一次评比中,村支书亲自上台领到了流动黄旗。当时村支书表态一个月后一定把流动黄旗送回来,摘掉卫生最差村的帽子。本次评比中,该村果然摘掉帽子,并被评为卫生进步村,这与该村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抓卫生分不开。而郑村在两次卫生评比中总共拿到了5万元奖金,这对一些村来说,已经相当于一年的村集体收入了。

  作为“五水共治”的重要环节,罗慧华在评比会上指出,通过前期走访调查,一些村庄推行的“门前三包”、温馨提示、群众包片、党员联户等做法都很值得借鉴,下一步将在园区范围内推广,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他希望评比中的落后村知耻后勇、奋起直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最短时间扭转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落后局面。

  下一步,开发区将进一步抓好“门前三包”落实,减少公共场所的私人占用,对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进行更大力度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保洁队伍的管理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环境卫生。同时将继续实施监督考评制度,争取各村都有机会获得开发区专项设立的230万元奖金。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14 经济开发区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 2014-07-24 永康日报142014-07-2400014;永康日报142014-07-2400016;永康日报142014-07-2400015;永康日报142014-07-2400012;永康日报142014-07-2400002 2 2014年07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