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环境
1、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2013年我市地表水永康江流域总评价河段长61.1千米,分华溪、南溪、永康江三条河段,共设监测断面6个。
2013年我市地表水6个断面共监测72次,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18次,占总次数的25%;Ⅳ类21次,占总次数的29.2%;Ⅴ类12次,占总次数的16.7%;劣Ⅴ类21次,占总次数的29.2%。按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近期目标统计,2013 年永康市地表水环境质量6 个断面均未满足功能要求。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氟化物、石油类。综合评价前仓断面入境水质Ⅳ类,世雅断面水质Ⅳ类,南溪断面水质Ⅲ类,塔海断面水质劣Ⅴ类,章店断面水质劣Ⅴ类,桐琴断面水质Ⅳ类。
水质按河段分:
华溪段: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表征颜色为橙色,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氨氮(超标0.56倍)、总磷(超标0.2倍)。该河段内共设世雅、塔海2个断面,评价河段长30.7千米,占总评价河段长的50.2%。指定功能水质均为Ⅱ类,2013年世雅断面水质为Ⅳ类、塔海断面的水质为劣Ⅴ类,水质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
南溪段:综合评价为良,表征颜色为绿色。该河段内共设南溪水厂、前仓2个断面,评价河段长20.5千米,占总评价河段长的33.6%,指定功能水质前仓为Ⅲ类、南溪为II类。2013年南溪水厂断面水质为Ⅲ类、前仓断面水质为Ⅳ类,均未满足功能要求,主要污染物为:总磷、石油类。
永康江段: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表征颜色为橙色,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氨氮(超标0.83倍)、总磷(超标0.4倍)。该河段内共设章店、桐琴桥2个断面,评价河段长9.9千米,占总评价河段长的16.2%,指定功能水质均为Ⅲ类。2013年章店断面水质劣Ⅴ类、桐琴桥断面水质Ⅳ类,均未能满足功能要求。
永康江流域:综合评价中度污染,表征颜色为橙色。
2、饮用水源地水质状
杨溪水库水质综合评价为Ⅲ类,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项目达标率100%。
太平水库水质综合评价为Ⅲ类,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项目达标率100%。
3、交界断面水质现状况
⑴永武交界断面:2013年共进行了12次监测。按各项监测指标年均值来综合评价,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总磷(超标1.40倍),其次氨氮(超标1.43倍);水质类别分布统计,2次为Ⅲ类水质,占总监测次数的16.7%;5次为Ⅳ类水质,占总监测次数的41.7%;2次为Ⅴ类水质,占总监测次数的16.7%;3次为劣Ⅴ类水质,占总监测次数的25%。断面总达标率为16.7%,与2012年相比,桐琴桥断面水质略有好转,达到Ⅲ类水质比例上升8.3%,劣Ⅴ类水质持平。
⑵丽水-金华交界断面:2013年进行了12次监测,光瑶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Ⅳ类,定类指标为总磷(超标1.1倍)。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4次,占33.3%; Ⅳ类水质3次,占25%;Ⅴ类水质1次,占8.3%;劣Ⅴ类水质4次,占33.3%。断面总达标率33.3%,达标率比2013年下降32.7%。
⑶各镇街道交界断面:2013年对永康江流域各镇街道 16个交界断面水质各进行了12次监测。
华溪流域
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下里村(西溪-龙山)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1.13倍);桥头周(龙山-古山)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氟化物(超标0.06倍);柿后丁高桥(古山-芝英)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氟化物(超标0.07倍);桥里大桥(芝英-经济开发区)为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0.84倍)、氟化物(超标0.18倍);河南大桥(经济开发区—东城街道)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1.41倍)、总磷(超标0.05倍);望春东路后槽桥(东城街道)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1.23倍)。
南溪流域
断面水质综合评价,新店船大桥(前仓—石柱)为Ⅲ类水质;白垤里(石柱—江南街道)为Ⅲ类水质。
苏溪流域
断面水质综合评价,山西村北岭桥(唐先—象珠)为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总磷(超标0.8倍),氨氮(超标0.79倍);下山村普济桥(象珠—经济开发区)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0.30倍);东城街道小花园(经济开发区—东城街道)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1.52倍)、总磷(超标0.73倍)、氟化物(超标0.13倍)。
倪宅溪流域
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花街镇政府(花街—城西新区)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氟化物(超标3.40倍)、氨氮(超标1.29倍)、总磷(超标0.17倍);城西新区范宅(城西新区)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4.40倍)、总磷(超标1.46倍)、氟化物(超标1.17倍)。
烈桥溪流域
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花城路桥(西城街道—城西新区)为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0.54倍);杨埠(城西新区)为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0.77倍)、氟化物(超标0.04倍)。
永祥溪流域
断面水质综合评价,小章店(江南街道)为Ⅲ类水质。
4、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3年全市废水排放量为2387.681万吨,其中生活及其他污水排放量2074.032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313.649万吨,占总量的13%,比上年有所下降。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7906吨,比上年下降2.8%,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03.635吨,占总量的5.1%。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为1012吨,比上年下降3%,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212吨,占总量的1.2%。
二、大气环境
1、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
2013年永康市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32,比上年上升了0.47,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属于良好水平。2013年永康市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共365天,其中Ⅰ级—Ⅱ级293天,占80.3%;Ⅲ⑴级57天,占15.6%;Ⅲ⑵级12天,占3.3%,Ⅳ级及以上3天,占0.8%。相比2012年城区空气质量有所下降,2013年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2、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2013年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2二级标准:0.06 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1~0.118mg/m3,年均值0.041mg/m3,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2012年升高0.01mg/m3。二氧化氮(NO2一级标准:0.04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5~0.126mg/m3,年均值0.040mg/m3,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比2012年升高0.014mg/m3,从日均值浓度分析,按一级标准年超标率为0.1%。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级标准:0.10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3~0.465mg/m3,年均值0.114mg/m3,超出国家二级标准,比2012年升高0.014mg/m3,从日均值浓度分析,年超标率为23.1%。
3、酸雨
2013年我市共采集降水样品118个,其中pH值小于5.6的酸雨降水样品74个,酸雨出现率为62.7%,与2012年相比,酸雨出现率下降了8.2个百分点;降水pH值范围为2.73~8.53,降水pH值年均值为4.17,与2012年相比,降水pH值年均值下降0.8个pH单位。根据国家对于“两控区”酸雨污染控制要求和我省酸雨状况划分类别,我市酸雨污染等级为Ⅲ级,属重酸雨区。
我市降水中硫酸根(SO42-)、硝酸根(NO3-)、氟离子、氯离子、铵离子(NH4+)、钙离子(Ca2+)、镁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平均当量浓度百分比为:37.5﹕13.9﹕1.4﹕11.6﹕9.9﹕11.3﹕0.8﹕6.3﹕7.3,即对降水pH值起主要作用的是硫酸根(SO42-),属硫酸型酸雨。
4、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3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697.72吨,比上年下降4.0%,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55.170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742.55吨;2013年全市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346.8吨,比上年下降0.8%,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399.986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56.794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2890.02吨。
三、声环境
2013年我市在城区共设7个功能区监测点,在全市共设106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在20条交通干线共设27个监测点。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7dB(A),比2012年稍有升高。
功能区噪声总合格率为87.5%,除1类功能区(测点为环境监测站和锦绣江南小区)夜间噪声超标外,其它测点均合格。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5dB(A),监测时段平均交通流量2346辆/小时,监测路段总长58.29千米,超标路段总长11.98千米,路段超标率20.6%,与2012年相比略有降低。合格测点22个,合格率为81.5%;不合格测点5个,不合格率为18.5%。不合格测点分别为:人民小学(城北路)、明珠文化广场(紫微中路)、紫微北路铁路与城北路间(紫微北路)、九铃西路1130号(九铃西路)、步阳集团(330国道)。
环境噪声构成比情况:各类噪声源中,以生活噪声源构成比最高,占总噪声源的56.6%;其次是工业噪声源和交通噪声源,分别占总噪声源的23.6%和19.8%。
四、工业固体废物
2013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125吨,综合利用量4124吨,综合利用率99.9%;危险废物产生量6780吨,处置量6695吨,贮存量85吨。
五、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2013年是环保工作领导最重视、百姓最关注、舆论最聚焦、推进力度明显加大的一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执行“生态立市”战略,坚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永康”工作主题,全力推动“善行环保、厉行环保、众行环保”建设。
(一)深化污染防治。抓好电镀行业整治工作,出台《永康市电镀行业长效管理办法》,整合区内企业全部停产整治,表面精饰整合区全面进行改造提升,表面精饰整合区污水集中处理站实施扩容提标工程。出台实施《永康市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9家化工企业中2家企业生产线已关停到位,7家完成整治。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出台实施《永康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建成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并与省市联网,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和分类管理,实施“无绿标”机动车区域限行,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启动城区餐饮服务业整治,油烟净化设施配备率达100%。
(二)加强环境监管。着重审批验收,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现纸质和电子审批流程同步,2013年审批项目119个,否决项目15个,验收申请156个,验收合格63个。经上级核定,2013年我市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2.8%、3.3%、4%、0.8%,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着力环境监测层级提升和监测信息及时公开,严格执行镇街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城区及三个中心镇空气质量每月监测通报制度,每月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制度。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成两个自动空气站的升级改造,空气质量监测扩展至6项(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环境保护监测站通过全国标准化建设验收。每周发布杨溪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和城市空气质量每日监测情况,每月发布乡镇河流交接断面水质情况。芝英、古山、龙山3个中心镇每月进行一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三)加大执法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涉重金属行业整治行动、春季环境执法行动、关停取缔“低、小、散”污染企业行动、雷霆治污一号行动、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行动等专项执法活动。其中雷霆治污一号行动,全体环保工作人员分16个组走访企业,芝英、古山、龙山三个中心镇分别组织,共排查企业2175家,立案查处82家,关停取缔176家。2013年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排污企业129家,关停取缔419家,行政拘留1人,刑事拘留6人,其中2013年判处有期徒刑1人。抓好环境信访工作,共受理环境污染投诉774起,及时调处率达100%,信访件按时报结率100%。开展排污企业固废管理工作检查,其中7家企业完成“双达标”创建,医疗废物和有害废物处置率达100%。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检查涉源企业104家次,严格执行辐射安全许可制度,辐射工作单位持证率100%,废源收贮率100%。
(四)注重饮用水源保护。先后出台了《杨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杨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方案》和《杨溪水库饮用水源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委托科研单位对水库底泥进行全面采集和成份分析。制定并完善我市7个水库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结果达标率为100%。开展全市300多个联村、单村供水水质定期检测和制水设施检查。对上黄和洪塘坑水库进行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验收。境外引水工作,永康、磐安两市县已协商形成《好溪引水虬里水库建设合作方案协调会纪要》,完成可研文本编制。北部水库联网工程,基本完成四大坑至洪塘坑水库隧洞、主管线工程政策处理,四大坑水库引输水隧洞工程、主管线埋设工程、四大坑续建工程全面开工。生态湿地杨溪水库入库口240亩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总投资950万元,日处理地表水能力4.6万吨。
(五)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永康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已正式点火发电,日处理垃圾能力达800吨。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二期工程目前正在试运行,项目完成后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8万吨/日,排放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泥干化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污泥处理规模为25吨/日。芝英三地联建污水处理厂一期第二条生产线已投入试运行。龙山镇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和配套设施都已建成,完成9000多米污水主管道埋设。出台实施《永康市企业刷卡排污总量自动控制系统建设实施方案》,2家试点企业均已完成建设任务。
(六)推进环境公众参与。开展“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系列宣传报道活动,“美在环保”系列典型征集、摄影比赛活动,“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公益骑行暨绿色电脑公益捐赠活动,“6·30”浙江省生态日大型广场环保宣传咨询等活动。向企业发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资料,向部分社区、学校和市民、学生赠送《城市居民环保知识读本》等环保书籍。推进绿色永康系列创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省级绿色社区2个,金华市级绿色社区4个、绿色学校3个,以及一批省市级绿色家庭。芝英镇、古山镇、西城街道创建为省级生态镇(街道)。
水质类别
Ⅰ~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劣Ⅴ类
水质类别比例
Ⅰ~Ⅲ类水质比例≥90%
75%≤Ⅰ~Ⅲ类水质比例<90%
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20%
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20%≤劣Ⅴ类比例<40%
Ⅰ~Ⅲ类水质比例<60%,且劣Ⅴ类比例≥40%
水质状况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阅读链接2: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定性评价分级
表征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阅读链接1:断面水质定性评价
水质功能类别
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游泳区
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
除调节局部气候外,使用功能较差
水质状况
优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表征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