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4日,记者从市招生办获悉,和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成绩公布、补报志愿和档案寄送等方面。 成绩发送至考生预留手机 出于尊重考生隐私权、规避成绩排序、淡化上线率等因素考虑,今年起,除招生高校和考生本人外,我省的高考成绩只向考生本人提供,不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 目前,所有考生都已核对了预留的手机号码,高考成绩揭晓时,将由省考试院统一将考生成绩发送至该手机号码。此外,考生也可凭个人信息和密码登录浙江教育考试网(www.zjzs.net)查询。以往语音电话等查分方式,今年已取消。 高考成绩公布时,考生可获得的仅为各科成绩和总分,填报志愿时作参考依据的名次号仍在各批次填报志愿时发布。 补报志愿的机会有所增加 今年,高考录取批次、志愿设置与去年基本相同,其中文理科录取工作分三批进行,分别对应三个考试类别科目组;艺术类录取分三批进行;体育类录取分本、专科(高职)两批进行。 按照现行高考方案,原规定考生只能按选报的一、二、三考试类别在相应批次填报志愿。今年起考生报名时未选报的一、二、三类的任一类别,可以参加其对应批次征求志愿填报。 打个比方,考生在高考报名时没选第一类的,按照去年政策,到填报志愿时就不能填第一批所有志愿和录取。新政策规定,这类考生可参加第一批征求志愿的填报和录取,但是无法参加首轮平行志愿的填报,其他类别做法相同。这样做是为未选报类别的考生提供一次弥补的机会,同时也尽量降低对原已选报相应类别考生利益的影响。 个人档案由考生带到学校 今年起,我省还调整了新生纸质档案移交办法,由以往在录取结束后集中统一寄送改为考生本人自带。 为使纸质档案移交过程出现异常后能有据可查,我省规定由考生所在中学按照有关要求提供一式二份的档案材料,一份留存,另一份由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向学校办理提取手续后,自行带到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不得自行打开密封处理的档案袋,更不能擅自更改档案内容。还有一份与纸质档案内容一致的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