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河南一村砂场整治现场。 ■记者 朱彦侃 通讯员 胡英姿 林果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决策部署,市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在前期充分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开展了机制砂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市国土资源局作为职能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对砂石料场违法用地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目前,国土局与各部门协作,已关停了15家非法机制砂场所,彻底清理堆放在河道沿线耕地中的大砂堆,并拆除了大量机制砂设备及其建筑。至此,原本因机制砂作业而浑浊的河水变清了,周围土地也基本恢复了原貌。 保护水资源环境 关停整顿非法机制砂场所 各部门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组合拳”环环相扣 据了解,机制砂要反复冲洗,并且非法采砂对河水的污染很大。一些没有许可证的机制砂场所经营者,经常不计后果,在河道甚至农田里大肆开采,不但破坏了有限的耕地,还损坏了河道,给河道安全、汛期防洪埋下严重隐患。“省、市有要求,百姓有呼声,为此,我们果断对这些场所实施关停和全面整顿。”市国土局副局长王曙光告诉记者。 在集中整治活动中,国土局土地监察大队和各国土资源所按照统一安排,根据辖区内砂石资源的分布情况,对破坏耕地和河道的非法机制砂行为进行拉网式清理,并逐点进行核查,全面掌握私搭乱建机制砂场所的情况,为整治处理提供全面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今年2月10日,春节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东城街道办事处联合公安局、国土局、供电局、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对河南一村一违法制砂场的临时工棚进行了强制拆除。 据了解,该制砂场位于华溪边,洗砂过程中的污水直接流入华溪,2013年10月份东城街道就已经对该处进行断电,要求制砂场负责人自行拆除违法建筑、搬离相关机器设备,但今年春节期间该违法企业又擅自接电进行作业。东城街道发现后随即安排了此次集体行动,揭开了今年“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序幕。 与此同时,江南街道、石柱镇、西溪镇等镇街区纷纷开展行动,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非法机制砂场所发放了整改通知,各镇街区国土所一方面不断对经营户作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联合供电公司对部分非法机制砂场所进行断电处理。在各方努力下,砂石资源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市范围内,有15家非法机制砂场所被关停,机制砂设备被拆除,并基本清理了河道沿线耕地上的砂堆。 各部门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组合拳”环环相扣 在砂石资源整治过程中,我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按照“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的总体要求,建立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为使砂石资源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市政府成立了市级层面的砂石资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市15个单位共同参与砂石资源整治工作。同时,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制定了砂石整治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步骤和时间要求。 此次砂石资源整顿其主要目的是,在全面关停非法机制砂场所的基础上,重新合理确定机制砂项目布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机制砂经营权管理,建立水环境保护良性循环机制。整治工作按属地管理原则,以各镇街区为机制砂整治责任主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整治力量、整治进度、整治效果和后续管理的“四到位”。同时还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力量参与砂石整治专项行动中,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视察活动,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并及时吸取好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整治方案。 建立长效机制 保障砂石资源市场需求 整治是为了更好的保障砂石资源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市将在科学规划基础上,按照“一区一点”重新设立6个机制砂经营点,并以公开招标方式出让经营权,出让所得将作为下一步水环境改善治理资金,同时,对新设立的机制砂场所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确保水务、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方可投入生产,确保防治污染和资源供应并重,以建立良性循环长效机制。 江南街道傅店村砂场整治前场景。 江南街道傅店村砂场整治后基本恢复原貌,河水变清了。 石柱镇下里溪村砂场正在清运砂堆,整治清运后溪水将变清。 石柱镇姓傅村砂场非法机制砂设备全被拆除,场地基本恢复原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