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3版:永康一周收藏
3  4  
书画:追本溯源 面向未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14年5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书画:追本溯源 面向未来
2014-05-23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方兴未艾,笔者在与一些艺术品收藏人士谈起艺术品市场生命时,大家都十分高兴地谈到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才刚刚开始,艺术品市场的生命力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劲,而收藏的门类也越来越多元化,但书画收藏这个传统门类,依然有其他任何收藏门类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

  

  “古代书画”一画难求

  

  纵观当今书画市场,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一直是主力资金追逐的焦点。古代书画因其珍贵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以及资源几近匮乏的稀缺性使之在价格上一直居高不下,不论市场如何波动,古代书画的行情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上升态势。然而,古代书画收藏门槛极高,加之其精品在晚清民国战乱时期大部分流失海内外,又经十年文化浩劫已然存世寥寥,后经国家的抢救性保护收购,目前能供流通收藏的古代书画精品已屈指可数。

  

  “近现代书画”已近巅峰

  

  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是一段饱经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近现代美术史发展,变化之多,流派之众,影响之深,在美术史上绘写了壮丽辉煌的一页。近现代中国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陆俨少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获得高迈的艺术成就,除了有着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之外,一个个都是经历社会大风大浪,对社会现实投注非凡热情、非凡关怀的志士仁人。加之近现代书画在民间尚拥有一定的数量,鉴定难度相对比古画低,可资参考的材料也相对比较多,因此近现代书画市场已然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收藏群体和非常完备的流通渠道。

  

  “当代书画”潜力巨大

  

  随着书画市场整体升温,古代、近现代书画资源日渐稀缺,而且赝品繁多,广大书画收藏家及投资者对此望而却步,转向真伪辨别较为容易、价位尚属合理的当代书画。首屈一指的便是当代书画名家的创作精品,供需两者之间的矛盾势必导致当代书画名家的创作精品价格节节攀升。当代书画市场另一个巨大的潜力还在于那些已被市场关注但还未得到充分开发的优秀书画家的作品,以及已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因此当代书画是一块不容小觑的价值洼地。

  

  “丽州瑰宝”光芒四射

  

  若觉得天价作品高不可攀,不妨低头看看我们永康侬的书画艺术品。永康自古人杰地灵,文风鼎盛,书画艺事更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宋元胡长孺,明代王崇、程文德笔墨飞扬;民国初年,吕公望等人结社“九重”,书画酬唱;应均墨韵高格,自成一家;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程铿、胡也衲、李懋康、程远松、楼孑尘等人成立白鹤书画社,影响深远。在近现代书画界,永康籍艺术家可谓大放异彩,而时至当代,永康书画艺术也是星光闪烁,精彩纷呈。施志刚师承张大千,陈加林、胡振郎师承潘天寿、陆俨少,沈高仁、胡金日、陈泽金猛虎下山,徐新奇灵猫上树,吕德胜重彩画民俗,鲁光大写意花鸟,陈为民挥毫如行云,胡竹雨淡墨写幽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想起了家里藏着的“宝贝”?收藏并非曲高和寡,但也不能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收藏与研究齐头并进,从欣赏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诉求和文化品位。

  胡振郎作品

  陈加林作品

  沈高仁作品

  徐新奇作品

  施志刚作品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永康一周收藏 23 书画:追本溯源 面向未来 2014-5-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