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爱姝 实习记者 王栎滔 本报讯 19日,记者从市委农办获悉,19家单位领取今年11300名农民素质提升培训任务后,正精心组织各项工作。 据悉,去年我市超额完成了金华市下达的8000名培训任务,共培训人员10075人。自2003年我市开始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来,受惠人口已达到十几万。 为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民就业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实际,今年我市继续安排500万元资金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 今年实施的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以深化转型为主线,以增强农民就业能力为目标,突出重点,创新培训方式,推进项目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水平,促进农民培训从数量型、普及型向质量型、提高型转变,确保农村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大幅提升、结构明显优化、使用效能显著提升,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四化同步”,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永康提供有力支撑。 在去年尝试推出美丽乡村、网络和财务精品班的基础上,今年根据需求增加了省级、金华市与本市精品班,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重点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社长、农家乐经营业主、农村女能手、创业人才、新农村建设和社区管理等人才培养。此外,在去年底成立农民学校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了“农民大讲堂”,主要由市职技校和电大承担讲课任务,全年20场次。“农民大讲堂”同时聘请了原市政协副主席朱有抗、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徐中收、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徐天送等七位人员,组成首支“农民讲师团”,并将根据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制定讲课计划。我市还采取“兼、邀、聘”等方式,组建有专长、高素质、名声响的讲师团队伍,邀请省内外专家讲学,把真才实学源源不断地传授给农民学员。同时,还将在我市社区教育网站推出学习培训项目“菜单”,供农民朋友挑选。目前初步设置了思想道德、农业技术、家庭教育、养生保健、心理健康、民间文化和法律法规七方面的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开展二三产业发展亟需的技工普及性培训,陆续推出了数控车工、模具工、维修电工等专业的技能培训。作为“五金之都”,“永康技工”培训正成为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一大金字品牌,得到了省委农办的大力支持。今年下半年,我市将继续举办第四届“永康技工”技能大比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