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时政·新闻
3  4  
中缝
带眼带耳带情 用脚步丈量母亲河
今年计划
投资4亿
开展30项
水务项目
为家乡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大学生村官充电
政协委员走访调研企业治水
舌尖上的永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徐华水对本报《八溪探水》大型新闻行动作出批示
带眼带耳带情 用脚步丈量母亲河
2014-05-20

  ■记者 王晓鸣

  

  本报讯 清清的母亲河,为何会变得鱼虾难觅?我市八大溪流现状如何?沿线镇街区将如何捍卫母亲河的尊严?从3月下旬开始,本报紧紧围绕全市“五水共治”工作,主动策划推出《八溪探水》大型新闻行动,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宣传力度空前,目前已刊发12个专版。

  此次探水行动中,记者们利用大量工作及休息时间,采取徒步方式,深入各溪流沿线,看水面、访村民、进乡镇,采集到丰富的第一手新闻素材。一路走下来,可谓感触良多、感动处处,使人深切地体会到:“‘五水共治’真的是一项造福子孙的民生和民心工程,百姓的期望值非常高。”

  在古山镇世雅段,记者看到河道旁即是垃圾中转站,便拨打了村干部的电话。村干部没作过多解释,立马表示进行整改。

  各镇街区也对探水行动给予了许多支持。不久前,记者利用双休日前往前仓镇采访,相关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当即从城区赶回,并热情陪同前往。

  记者们在采访中,发现了垃圾遍布、污水直排等种种不良现象。我们“挑刺”,本意是为了推动“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报道不仅曝光存在的问题,让沿线村民畅谈期盼,也公布了各镇街区的治水对策,提出治水思路,为下一阶段政府部门查找污染源头,督促整改问题,最终实现“河清、水畅、岸绿、景美”目标埋下伏笔。

  “八溪探水”报道推出后,即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市民纷纷来电提供线索,为探水行动和“五水共治”支招。各镇街区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全市治水工作。

  近日,市委书记徐华水专门作出批示,对本报这项新闻行动予以肯定和表扬。他表示,“五水共治”是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也非常契合我市发展所需,是民之所盼。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广泛动员,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现在全市上下氛围很浓,干劲很足,推进有力。

  徐华水认为,《永康日报》迅速行动,精心策划《八溪探水》大型新闻行动值得肯定和表扬。他希望记者们带着眼、带着耳、带着情,深入我市的八大溪流,深入我市“五水共治”的现场,用脚步丈量我市“158碧水蓝天工程”推进过程中的治水实情,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助力“五水共治”。

  接下来,本报记者还将前往酥溪、李溪、倪宅溪、烈桥溪、永祥溪和永康江探水。

3上一篇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2 带眼带耳带情 用脚步丈量母亲河 2014-5-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