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应雯颖 王洁航 提起自己遭骗一事,经营机器设备的李先生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以为可以赚到一笔钱了,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事情还要从7日上午说起。当日上午9点多钟,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人电话,对方称自己是一家企业的采购人员,准备到他厂里看看产品。 10点多钟,李先生把该男子从汽车西站接到自己厂里。这名男子50多岁,衣冠整洁。 在厂里,中年男子和李先生一边看机器一边谈起了价格。因为该男子对机器设备还是有些了解,说起来也头头是道,所以李先生并没起疑心。 很快,中年男子就定下了两台总价近40万元的机器,希望李先生周末能够到嘉兴的总厂签合同。 男子还称自己要退休了,希望李先生能够把机器的价钱抬高,他想从中拿些回扣。李先生欣然同意。 看着这笔生意将做成功,李先生心里乐开了花。之后,李先生把男子送回了汽车西站。在汽车西站,中年男子说要去宁波办事,希望李先生能够为其购买车票,李先生同意了。 之后,中年男子又说,身上现金不够,想跟李先生借400元现金,周末碰面时再还钱。毫无防范的李先生又同意了。 中年男子离开后,李先生回到厂里,拿出男子给的名片,上面写着“中国石油总局”。这时李先生才察觉到不对,上网一查,嘉兴压根就没这个厂,也没名片上写的这个地址。中年男子的座机电话也处于打不通的状态。 “不好,被骗了。”这时的李先生才恍然大悟。 “是我太大意了,看到生意上门一时丧失了警惕,损失了500元钱。” 李先生说,这次就当花钱买个教训,他提醒市民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多留个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