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田 前不久,“中国式的过马路”被网友炒得沸沸扬扬。无独有偶,我市多家企业同样遭遇过“集体过马路”的尴尬:有家门业老总说,今年就被挖走3批人了,设计人员、模具工、焊工等岗位的都有,最长的在我厂工作已近8年。另一家铝业老总坦陈,近来他公司的副总、车间主任等相继被挖走,原因是对方企业的工资要比他的高出一倍多。 所谓职场里的“集体过马路”,说俗一点就是“集体跳槽”。有关人士认为,这种“集体过马路”的现象与我市行业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以及技术人才短缺等原因有关。其实,这只讲到表面现象,更深层的原因应是工资待遇问题,同时,也折射出企业家对于财富取舍的态度问题。一位想跳槽的员工自信地告诉笔者:“其他厂家的老板要是能给我多一倍的工资,我也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跳槽’,因为我相信自己的能力。”笔者虽然不能认同哪里钱多奔哪里的“唯利是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企业家的财富观也并非无可厚薄。这里,笔者想到了牛根生的一句经典名言:“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想当年,为什么蒙牛仅用6年时间,就让名列1116位的小企业跻身中国乳业第一名?我认为最重要最关键之处,就在于蒙牛的掌门人牛根生一直坚信“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个真理,并发挥极致。 早在伊利任副总时,牛根生就曾将自己的100万元年薪分给手下员工。创立蒙牛的几年,牛根生把80%的收入都花在了员工身上,以致他在企业有“五个不如”:住房不如副手的阔,坐骑不如副手的贵,办公室不如副手的大,工资不如副手的高,股份不如副手的多,因为都捐了。正因如此,当牛根生离开伊利成立蒙牛时,原来在伊利时的老部下都蜂拥而来,这些国内乳品业顶尖级的管理技术人才,义无反顾地追随牛根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同甘共苦,并肩战斗,这些人为蒙牛的起飞发挥了关键作用。后来,牛根生又干了一件令世人诧异的事,他公开宣布,将其个人所得股息的51%捐给“老牛基金会”,49%留作个人支配,在他百年之后,将其所持股份全部捐给“老牛基金会”。 行文至此,我又不禁想起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事来。其实,争夺天下与创办企业是一码事,胜败取决于人才,人才又取决于钱财。为什么最终得天下的却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原因很多,但主要因素之一,是刘邦会散财。他认为天下原本就不是自己的,是大家打下来的,应该共同拥有,共同享受,不如“千金散尽”,这样才能稳定人心,吸引人才。刘邦有一次甚至给了他的部下陈平4万斤铜币让他作活动经费,对其他手下也是动辄赏金封侯。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了关爱之心、宽容之度,再加上豪爽豁达的出手,不愁没人追随,不愁没人辅佐,刘邦很自然就成为最后的赢家。 相比于刘邦,项羽却相当小家子气,虽然他也会对战士嘘寒问暖、诉说家常,甚至有时候还会为战士的伤亡流几滴眼泪,但是,他给大家的封赏却只是一些小恩小惠,汤汤水水,起不了多少作用。项羽打了胜仗之后就知道炫耀自己的能力,而忘记了跟他出生入死的部下,占了城池也不给部下好处,最多是寒暄几句,带着他们吃点山珍海味也就打发了。打下咸阳之后,项羽非但不封赏将士,还把金银财宝、漂亮女人都拉回了自己的老家彭城,成了“守财奴”。他的小家子气再加上他的小心眼,使得有能力有志向的部下都离他而去,只剩下一匹老马和一个伤神的美人伴着他,失败是必然的。 战场如此,商场亦然。这个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但是,真正能够打开自己的心胸和钱包,敢于践行这个道理的,却永远是凤毛麟角。一部分悟性好、思想开放的企业家因为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意义,大胆地跟别人分享他们的财富成果,将财富和荣耀分给与他一起打拼的人,结果,他们的事业和财产不仅没有遭遇损害,反而如日中天,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如蒙牛集团的牛根生,苏宁电器的张近东,微软的比尔·盖茨,长江集团的李嘉诚…… 相比之下,我市有多少企业的老总能像蒙牛集团的牛根生,苏宁电器的张近东,微软的比尔·盖茨,长江集团的李嘉诚一样落落大方,善待员工,共享财富的?又有多少企业老总能像牛根生一样做到“五个不如”?为什么有些企业办了10多年甚至20多年还是不死不活、原地踏步、涛声依旧?为什么有些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就偃旗息鼓、一蹶不振,难以做大做强做久?为什么有些企业会出现“集体过马路”式的跳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些企业老板缺乏刘邦的“仗义疏财”、“赏金封侯”,而是喜欢“独占”,或像项羽一样给部下施点小恩小惠,做些表面文章,更没有具备牛根生等优秀企业家宽大无私的胸怀,让员工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实际上,员工得到越多,付出就越多,工作就越卖力,甚至“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海枯石烂不变心”。正如戴尔·卡耐基说:“致富的目的应该是把多余财富回报给同胞,以便为社会带来最大、最长久的价值。” 当下,有些企业老板怪(怕)别人“挖墙脚”,那是你“根基”不牢、无能耐无实力、缺乏经营头脑的表现。本来商场如战场,充满硝烟味,竞争十分残酷。如果你的“墙角”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对手挖得破打得垮吗?如果你的企业有强大的凝聚力,有良好的工资待遇,员工想跳槽都难,想赶都赶不走,还能被对手偷偷摸摸挖走吗?反之,如果你的企业一无丰厚的工资待遇,二无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无发展前景,四无技术含量,等等。那么,在你这种糟糕的企业工作,有体面可说吗?有归属感幸福感可言吗?能留住人才吗?能怪员工不敬业缺乏职业道德吗?不远走高飞才怪! 有位朋友说得不错,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企业或者公司领头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家业、财产,决定着事业未来的走向。如果你懂得将财富散给其他人,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聚集在你身边,帮你创造更多财富。如果你将财富只聚集在自己手里,那么,将没有人跟随你继续去赚取更多的财富,人才就会像水一样离开你,你的企业也就会像空中楼阁、昙花一现,经不起风吹雨打。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和领导者要想让自己的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人心向背是最重要的。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好了富了不算什么,只有让员工满意,走共同致富、共同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员工工资待遇,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快速运转,才能杜绝“集体过马路”式的跳槽。 (作者系王力集团员工) 主办 永康日报专刊部 协办 农行永康市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