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专刊·新闻
3  4  
中缝
量身定制服务 催开“新村”之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4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量身定制服务 催开“新村”之花
2014-05-13

  12日,经济开发区黄城里村村民在永康合行开发区支行客户经理的指导下,签订授信协议。

  永康合行为黄城里村整体授信1.8亿

  ■记者 施娟

  >>>没有抵押物,信贷更灵活

  

  一大早,林伟好一家来不及和邻居寒暄,便兴冲冲地从出租房赶到了永康合行开发区支行。“领了钱,下午就去买钢筋水泥等建材,马上开工,希望赶在年底前能入住新房。”林伟好的喜悦之情写满脸庞。

  52岁的林伟好在村里有一幢四层楼房,建于2001年,在村办公楼附近,地理位置不错,四世同堂一家9口人住在一块儿。推翻楼房整体重建的提议,起初听来像个噩梦,乐于安逸的他是怎么也转不过弯来。“我自己办了抛光材料的小厂,所有的钱都垫在厂里运转,如果抽出来建房,可能连厂里买原材料的资金都调不过来,我怎么能冒这个险!”

  让林伟好转变观念并不容易,村两委成员一次次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上门讲政策、谈前景游说,并带来了永康合行为该村量身打造“整村授信”的好消息。“整村规划的前景确实诱人,但解决建房资金瓶颈,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拆迁。”在林伟好的记忆中,找银行贷款,要抵押物、要担保,审核程序烦琐。尤其是银行贷款建房,更是从来没听说过。“永康合行不用抵押物就贷款给我们,实在出乎意料。”

  “以前建房子,根本没有施工图纸,大多请的“土老师’,边想边建,用的都是空心板,质量安全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前阵子宁波奉化的老房倒塌事件后,我越发觉得推倒重建的决定是明智的。”林伟好说,巨幅村庄规划图已早早立在村东头公路旁,建房还有统一的规划图纸,现在《开工许可证》、《建房规划许可证》都办全了,而且建房必须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这相当于给新房建设铺开了一张安全网。

  “如果没有贷款,肯定是能省就省,而现在则是要把每一分贷款用在刀刃上,新房质量可靠,这样住着也踏实、舒心。你看,这是我们将来的四层排屋,多时尚,多漂亮。”林伟好翻出手机上存着的规划图照片,欣喜地向记者介绍。他和儿子分了户,自己分到三间有120平方米,儿子分了两间共计80平方米;按照永康合行的授信,这次他可以拿到90万元贷款,儿子则能拿到40万元贷款。“有银行给我们做后盾,住进新房的日子不远咯。”林伟好乐呵呵地说。

  

  >>>银行放下身段,服务送上门

  

  走进黄城里老村,这里已是废墟一片,几乎看不到一幢完整的房子,几台大型挖掘机正清理堆积如山的残砖破瓦。12日,领到合行首期20万元“整村授信”贷款的村民林晓航又跑回了村里。虽然眼前是一片残垣断壁,但他仍止不住内心的激动。拆迁后,他们一家人租住在夏溪附近,一有空,他就会和父亲回村里走走看看,描绘未来的繁华霓虹,用脚步丈量着新房的位置。

  在林晓航的印象中,村庄的道路高高低低、坑洼不平,村中主干道两车不能顺利交会通行,有些路段连三轮车都无法行驶。而且村中垃圾遍地,火灾隐患重重,这样的环境让他觉得带朋友回家玩都有失面子。

  其实林晓航的心里早就盼望农房改造,期待村貌焕然一新。但是听说要整村推倒重建,还是觉得像天方夜谭。毕竟这样一个有着2000多人口的大村,利益交织,要平衡各方得失并非易事。而且对于刚创业的他来说,建房资金缺口大是个现实问题。许多农民和林晓航有着相同的顾虑:手中闲钱不多,担心房子推倒后,没钱再把房子造上去,到时岂不落得无家可归?

  然而,“林晓航”们的顾虑很快被打消了,永康合行根据该村实际推出“整体授信”业务,提供真金白银,解决农户建房最为迫切的资金问题。

  “以前向银行贷款,都是老百姓个人找银行,跑七八个部门,准备一大堆资料,费时费力。如今银行放下身段,把服务送上门,这让我们受宠若惊啊。这样的好服务、好政策真心值得点赞。”林晓航说。

  更让林晓航欣喜的是,以前他认为黄城里离城区再近也是乡下,但是按照规划,这里将变成城市配套综合区,居住环境不比城里高档小区赖。和朋友在一起聊起村里的大改造,还有银行的信贷支持,他们都羡慕得不得了呢。朋友们都说他“一夜之间变土豪”了。

  

  >>>低息贷款,农房改造不再压抑

  

  村民郎笑挑的三层楼房,原先有10多间房子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年租金收入有1万多元。老村拆建,等于断了她的“财路”,这让郎笑挑难以接受。她告诉记者:“农民建房不容易,东拼西凑四处借钱才在2008年把房子建上去,眼看着借款就要还清,以为可以做包租婆享清福了,如今又一切归零了。”

  郎笑挑的难处,村干部洞若观火,他们一次次地上门做思想工作:村里的农房改造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村集体用地将用于建设新农村,旧村区块进行综合开发,集居住、商贸于一体,土地价值实现最大化。如果建房资金不足,永康合行提供整体信贷支持,一年期贷款利率月息6%。,三年期贷款利率月息仅6.51%。,还款期限可根据自身实际条件选择,一年、三年都可以,累计最长可达7年。算清了经济账,郎笑挑终于签下了拆迁协议书。

  “永康合行低息贷款,确实解决了我资金短缺的大问题。虽然眼前好像吃点亏,但长远来看,农房改造终究是好的,居住环境好了,土地利用率高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将来还能有分红,即使再拿出来租,租金也能高一点。”郎笑挑开心地笑着。

  该村村支书林金星告诉记者,黄城里村自去年启动了老村搬迁改造,仅用了半年左右时间,就完成了评估、确权、公示等系列工作,村民拆迁协议签订率达99.3%,腾空率达99%,实现了和谐搬迁,整村腾空拆除,用其独特的模式创下了“黄城里速度”。这当中,离不开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干部努力、村民理解,以及永康合行的信贷支持。

  “如果没有永康合行及时降低门槛,提供集体信贷服务,许多村民的房子根本建不上去,还有可能沦为烂尾工程。这种首创的‘整村授信、整村批发’业务,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汪清泉,对农民们而言犹如雪中送炭。”林金星告诉记者,村里有贷款需求的村民占到了一半,目前已完成土地规划、开工许可申请,已进入拆迁安置建设阶段。接下来的农房改造还将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开展,美丽家园建成后,将同时解决农民住房和生活收入的大问题。

  

  >>>个性化服务,整体授信1.8亿

  

  记者从永康合行开发区支行获悉,得知黄城里村将启动新农村改造项目后,该支行行长带队,组成了专门工作小组,主动对接该村村委会,积极介入此项目。从去年11月份起,对黄城里村村民进行逐户走访、调研,详细登记了全村702户村民的经济收入情况、现有房产情况以及旧房改造后能够分配到的房基地面积、地理位置、农户贷款意愿等信息,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支持方案。

  针对黄城里村旧房改造实际和前期的调研结果,永康合行大胆尝试,结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整村授信、整村批发”的构想,对该村村民共计授信18135万元,旨在让每一名黄城里村村民都能享受到阳光下的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永康合行结合黄城里村的实际,积极探索推行了“整村授信、整村批发”+“三灵活一优惠”组合式金融服务模式,并于3月14日启动了“黄城里新农村改造启动仪式暨永康农村合作银行‘美丽家园’农房改造贷款整村授信仪式”。

  许多村民坦言,“三灵活一优惠”信贷政策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永康合行的贴心服务,站在了村民的立场考虑:从减少村民贷款利息支出出发,优化贷款发放方式,实行“一次授信,随用随贷”的灵活放贷模式,最高额授信后即根据每位村民的建房进度分批分次发放,也就是说,村民什么时候需要资金,贷款就什么时候发放,村民需要多少资金,就发放多少贷款,并确保贷款当天到账;二是从村民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实行灵活的贷款期限组合,由村民自主选择贷款期限,可以选择一年,也可以选择三年,累计最长可达7年;三是从村民的收入情况出发,实行不定期、不定额、不限次数的“灵活”还款方式,村民可随时提前还贷,最大限度地减轻村民的还款压力;四是最大限度让利村民,实行贷款利率“优惠”,在原有执行利率基础上再下浮40个点,一年期贷款利率月息仅6%。,三年期贷款利率月息仅6.51%。。

  下一步,永康合行还将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出“金融自助示范村”服务,针对各个村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让阳光金融普惠每个村民。

  “整村搬迁、低息整体授信、建新房住新屋……”这是一年多来围绕经济开发区黄城里村村民生活的关键词。正是这些关键词,串起了村民梦想照进现实的喜悦。

  12日,对许多黄城里村村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在这天他们领到了永康农村合作银行的整体授信,共计1.8亿元。这意味着他们建新房的资金有了着落,更意味着他们离住进新房的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3上一篇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专刊·新闻 06 量身定制服务 催开“新村”之花 2014-5-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