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舟山乃至全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杨溪水库生态湿地一期项目区,人工河、田块式表面流、直流式生态沟、回流式生态沟、稳定塘、复合滤池、乔灌草截污净化系统、育苗与资源化中心、宣教基地等一应俱全,各区块种植着美人蕉、再力花、黄菖蒲、菩提子、香蒲、石菖蒲、荷花、王莲、睡莲等数十种湿地植物。吕跃进告诉记者,这些植物吸附能力强,可根据季节变化、生长状况,极大地净化水质,发挥出过滤的功效。只是工程于去年8月基本完工,湿地各种植物从种植到成活,还基本处于初始生长阶段。湿地主功能区种植的水生植物,要作必要的收割,收获物可加工为生物炭、生物沼气化、农作物有机肥,以及花卉种苗等植物资源化利用,下一步后续长效管理等工作还要跟上。
当地许多村民还记得杨溪水库生态湿地工程前期刚刚启动时的情景。当时舟山镇领导干部对项目的实施充满了期待,他们把生态湿地建设当作重点工作来抓,构建舟山“十里生态长廊、百亩生态湿地、千亩蚕桑示范园、万亩方山柿基地”的美丽景致。就在杨溪水库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项目(一期)入库口前置高效复合生态湿地净化工程正式开工当天,尽管天气炎热、艳阳高照,许多村民闻讯后却早早赶到现场。他们中有不少是涉及征地的种植户,对于湿地的建设,他们都表示支持:“葡萄、茭白被挖的时候是挺心痛,但为了水库的干净和大家喝水的安全,我们也是理解的。”多么朴实诚挚的话语!
湿地:30万人口的“净水器”
众所周知,湿地在抵御洪水、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有着森林和海洋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净化和修复功能,因此也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和开发湿地,将对我市环境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卫星遥感数据显示,杨溪水库湿地面积401公顷,是我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我市早在两年前就启动了杨溪水库生态湿地建设,可以说恰好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与金华市委、市政府近年提出的“浙中水乡”建设思路相吻合,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保护利用好水资源,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据介绍,一期工程主要完成新建活动坝、固定坝各一处,修复固定坝2处,衬砌河道挡墙568.4米;新建穿公路涵洞2处、引水渠211米,开挖人工河2条、稳定塘3口,新建生态滤池一座;安装木栈道塑木地板190.26平方米、栏杆257.6米,安装钢架大棚768平方米,架设花架塑木长廊50米;采用新型水体净化技术,水面架设碳素纤维草732条,栽植再力花、睡莲、黑藻等草本植被苗木34种,共148.3亩。
市水务局法制与水资源科科长吕跃进说,这里主要采用无动力配水系统、高集成复合生态湿地系统,常年削减流经湿地的水体中氮和磷,过滤微量有毒污染物,为杨溪水库水质把好关。一期工程自去年8月基本建成试运行,近几个月来湿地进出口水质经一道道过滤吸附,总磷、总氮都有不同程度降低,生态湿地的净化功能已初步显现。你别小瞧这些水生植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根系比较发达,可以大量吸收、利用、降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再力花、黄花水龙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吸污“神器”。每当春暖花开,各种植物渐渐地抽叶吐绿开花,这里就会变得美不胜收。原来湿地植被的选择也考虑了生物多样性、区域适宜性、高效净化功能和经济美学的特点。
据悉,杨溪水库生态湿地二期工程项目也已摆上议事日程。二期项目规划面积600亩,设计日处理地表水约12.2万方。其中舟山镇范围已租的土地135亩,包括管理用房、教育基地的建设,日处理新楼溪水2万方;方岩镇范围岩后溪80亩,日处理溪水0.6万方,新楼溪汇合下游的库尾面积约为400亩,日处理地表水9.6万方。二期工程在技术处理上与一期有所不同,根据地理地形和净化效果需要,二期增添了乔灌草截污净化系统、立体生态浮岛系统。下一步,市水务局将建立相应的生态湿地管理组织,对湿地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全力呵护永康这块“绿肾”。
生态湿地的建成,不仅能为杨溪水质把关,而且每到夏秋季节,成片的美人蕉、芦苇荡会很养眼,会成为鸟类的天堂、摄友眼中的美景。
■记者 陈爱姝
4
永康日报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13588600110 610110 编辑:支若愚 电话:87138725
专刊·水务
■记者 陈爱姝
4月24日,我市杨溪水库水源保护试点近期建设项目,通过了金华市水利渔业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验收专家组一行6人,受省水利厅委托,由金华市水利渔业局副局长贾跃俊组长带队,先是实地察看了杨溪水库的水源保护示范项目(见上图),听取了我市关于水库水源保护试点建设工作的汇报,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对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质询。
据悉,杨溪水库水源保护建设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头3年为重点阶段。2010-2012年为近期阶段,主要完成库区污染源治理、生态河道、生态湿地建设等。2013-2015年为中期阶段,主要完成水库水环境治理,包括水库内源治理、生态河道治理。2016-2020年为远期阶段,在中期工程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等。工程建设范围包括杨溪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即水库蓄水区及水库坝址以上的舟山溪、新楼溪、岩后溪、后山头溪等河道;二级保护区范围,即在一级保护区外围蓄水工程集水区,涉及方岩镇、舟山镇及石柱镇下寮村,共计58个行政村。杨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和建设项目,除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外,市财政采取倾斜政策,截止2013年8月底,已投入专项资金5691万元。
专家组认为,我市按照省水利厅关于水库水源保护验收工作要求,完成了试点近期建设自评估,试点建设有关文件资料较齐全,具备省水库水源保护建设试点验收条件。专家们对我市高度重视水库水源保护建设试点工作,根据《永康市杨溪水库水源保护建设规划》,全面落实了试点近期各项任务,达到了规划近期目标,原则上同意通过验收。专家组同时要求对相关资料、数据加以补充完善,并继续把水库水源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宣传引导,总结提升试点经验,深化水源保护工作。
杨溪水库
水源保护试点
近期建设项目
通过验收
杨溪水库饮用水水源生态湿地一期工程实施舟山溪流域,面积240亩。工程于2012年8月20日监理签发开工令正式动工兴建,2013年8月10日基本完工,设计日处理地表水能力4.6万吨。建成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效益已逐步显现,在削减流经湿地水体中的氮和磷、去除其他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改善杨溪水库水质方面,发挥了“过滤器”、“净水器”的作用。市水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份开始,湿地进出口水质的总磷、总氮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特别是今年一二月份的进出口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这里要说的是,杨溪水库生态湿地建设,不仅为永康最大的“水缸”净化了水质,同时还美化了杨溪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让我们走进湿地一期工程项目区,感受了解一下杨溪水库生态湿地的神奇吧。
【新闻阅读】
【阅读延伸】
4月29日,市水务局局长陈琦向永康市离退休老干部作“情系丽州山水、助推五水共治”专题演讲。会后,离退休老干部们考察了杨溪水库生态湿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