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  
春风化雨暖民生 “二次出发”聚合力
引管治涝
有人借炒外汇名义诈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4年5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春风化雨暖民生 “二次出发”聚合力
——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2014-05-12

  ■首席记者 胡鹏 记者 吕高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把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二次出发见行动,实干为民走在前”的总载体。全市党员干部抓住关键环节不撒手,突出重点任务不放松,开展了“二次出发”解放思想大讨论、“民情民事面对面”、领导干部“一马当先、克难攻坚”、机关干部“正风肃纪、提能增效”、镇街区“全科干部、全心服务”、机关干部“党员进社区、我们心连心”、“五水共治双争”、“两新”组织党员“争当先锋、助力升级”等系列行动,确保思想基础打得“牢”、各种声音听得“真”、行为对照找得“准”、整改工作抓得“实”。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在我市的乡村田头、企业车间、农家小院,处处活跃着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将党和政府的政策送到最基层、最末梢,将各项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百姓心坎里。他们在实干过程中完成学习教育,以教育实践活动的标准来推动工作,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升华,凝聚了“二次出发”的合力。

  以学习教育提神醒脑

  学习教育抓得实不实,思想基础打得牢不牢,直接关系到整个活动能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活动伊始,市委常委和市各套班子领导就率先组织开展为期三天三夜的封闭式集中学习。市委常委列出详细学习清单,制定了45项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做到必学内容不漏项,集中学习不跑偏,规定时间不缩水。

  市委书记、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徐华水要求党员干部分层次反思“四个有没有”,即“一次出发”成功的先发优势还有没有,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还有没有,广大干部群众自我革命的精神还有没有,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劲头还有没有;反思“四个是不是”,即是不是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群众,是不是公平公正地办理每一件事情,是不是用心用情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是不是全程跟踪每一件办理事项的落实;反思“四个怎么干”,即对照先进我要怎么干,克难攻坚我要怎么干,服务群众我要怎么干,做群众工作我要怎么干。

  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让干部群众们都静下心来,回过头去,看看身边,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

  围绕“四个有没有”、“四个是不是”和“四个怎么干”,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参学单位为广大党员干部配发了学习读本、基本知识要点、学习交流发言摘编等资料,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入脑入心。

  如何更好更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我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创新学习方法,组织党员干部到刘英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设“老前辈讲堂”,82家单位已开设老前辈讲堂75家,老前辈讲述过去好的作风、好的传统,让年轻一代受益匪浅;开展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主题大讨论活动,大家推心置腹交流,深刻反思,通过深入讨论查漏洞、对照问题寻根源、健全机制抓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针对农村党员文化程度低、学习条件差的实际,组织“乡音宣讲团”,用身边的实例和亲切的言语帮助他们学习。

  通过集中学习教育,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补了课,在精神上补了“钙”,群众观点进一步树立,工作风气明显好转,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

  以问题导向警醒思想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心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我市紧紧围绕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问题导向警醒思想,用群众满意度检验整改成效,让群众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

  (下转2版)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要闻 01 春风化雨暖民生 “二次出发”聚合力 2014-5-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