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南溪湾公园(暂名)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邀您来投票
南溪湾公园位于南溪上游、永康城区溪心区块东南角,北临锦江华庭、溪心安置区等住区,西临解放街拆迁安置区及规划五星级酒店,南临圆周村和白垤里村,东临姚山岭和白垤里嘉园。公园主要由河流(南溪)、山体及溪滩平地等组成,横跨两岸,总面积约100公顷。其中,河流面积约20公顷、自然山体面积约55公顷、其他溪滩平地等面积约25公顷。
南溪湾公园设计主题以保护湿地,塑造田园山野主题的自然景观;发展滨水主题的休闲观光;以及融入人文主题的文化价值为导向。规划区位于城市主要水系上游,是永康山水形势的有机组成部分,临城市四环线、金胜路等城市重要主干路,东西方向邻近金丽温高速、330国道新线、金温铁路新线及规划东永高速等对外交通干线,是自然景观环境和交通区位条件均好的城市特色区。因此,需充分解读基地条件和特质,挖掘空间潜质,统筹对接城市整体格局,协调周边城市建设区和生态区,接续传统营城文脉,创造特色鲜明的“山、水、游、居”环境,促进永康由“工业城市”转型“生态宜居城市”,增添城市优质对外宣传名片。
投票人姓名: 电话: 身份证号码:
投票说明:请从中选出一个方案打"√",多选、少选无效,剪下选票,邮寄或直接送至永康市规划局(意见和建议另附纸)。 地址:永康市五金城一区一号楼三楼。电话:87210816。投票截止时间为5月12日17:30(以邮戳为准)。 本次投票,我们将抽取十名幸运热心市民,派送精美纪念品。欢迎各位市民踊跃投票,并就该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 一
蓝绿交织,城景交融
根据地块特征及景观资源特点,结合区位现状、上位规划、现状植被等景观因素,规划成“蓝绿交织,城景交融”的结构形式,是城市发展与自然山体、水脉相交融的一种自然、和谐、生态的景观空间布置形式。
蓝绿交织:
蓝:以南溪江为主脉的自然水系,以及山体周边的水塘、湿地、沟渠······尽其所能地发挥基地内现有水体景观资源。以水为媒,开展以游憩、健身、文化休闲公园。
绿:充分利用场地的现有植被资源。展现山体及滨水地块的绿色风貌,并在原有植被基础上进行植被的景观改造,提升原有绿化景观的视觉观赏性。
交织:蓝与绿这两大自然基底,在景观表现上有所区别,但又是神工之作。在原有生态的基础上,顺势而为,以造景的手法加以雕琢,打造“精于人作,宛自天成”的南溪湾公园。
城景交融:
结合上位规划,发挥基地内的地块优势,结合体闲产业的规划,在每一块的宝贵用地内布置合适尺度与功能的配套建筑,将城市发展空间与自然山水空间相融合,将山水景观引入城市空间的同时,也把城市的人流引入山水景观空间。极大地展现永康这座山水之城的原始底蕴,挖掘设计区块的社会、人文及生态价值。
山青、水秀、景美的自然公园
本规划设计的主题定位于“山青、水秀、景美的自然公园”,以打造集观光、体验、养生、运动、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为主要目标,对现有的场地进行适度的规划与开发。
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
尊重自然,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强调绿色浓郁的野趣营造,适度安排旅游项目,控制好基础设施、旅游范围和旅人规模,达到景观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相互协调。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状资源,实施有效建设,减少对现状地貌的过度破坏,保护郊野公园应有的特色。
功能主导
强调功能设计的实用性,游览项目的设置既考虑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体现回归自然的理念,又考虑周边社区民众的直接使用要求,使他们成为公园游览的重要参与者。
突出重点
结合现状资源,突出文化和生态休闲建设这一重点,由点及面串联公园的整体功能布局。
方案 二
方案 三
多态自然 多彩南湾
设计重点不在于创造景观,而在于创造一处更好欣赏自然的空间,不在于理性架构公园新格局,而是更多考虑如何契合场地自然特质,融入现代休闲活动功能,最终形成经济性好、功能性强、艺术感美、资源特色明显、核心价值突出的现代自然山水公园。
多态自然
经过公园建设,最终会形成“原生自然”、“次生自然”和“风景园林”三种状态的自然。
多彩南湾
多彩的自然:规划根据“原生自然”、次生自然”和“风景园林”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进行不同设计态度和手法的采用,形成公园内多状态、多层次的自然。
多彩的颜色:砂石的红色、蕨类的火焰色、树木的绿色、流水的碧色以及天空的蓝色等等构成了公园绚丽的色彩,不同天气、不同季节公园内会呈现出变化的颜色。
多彩的视景:公园内固有的山水空间提供了多变视景。
多彩的活动:规划基于场地内的多态自然策划了全方位体验感知自然的活动。
以水为咏,以山为颂
打造以水为咏,以山为颂的天然生态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地。
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设计语言
生机活力——项目内容
通过一系列项目活动的设立,将南溪湾公园打造成为以恢复的多样的森林景观为基底,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荷、山、田等特色景观资源,以“林”、“荷”、“水”为三大核心主题项目,能够引导低碳行为,注重市民休闲、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三大中心功能的综合性郊野型森林公园。
凝聚连贯——空间与步道
不同特色和尺度的商业零售、艺术展示、室外运动、游戏活动、休闲餐饮空间、自然生态观景空间等通过有序的安排凝聚在公园中。流畅而连贯的观景步道不仅将空间一一串联,更带给人们登山和滨水的不同体验。
融合塑造——陆地与水域的贯通
通过对地形的改造和重新塑造使陆地和水体能够一改原先单调的组合方式,营造出参差有序的空间趣味,获得顺畅优美的景观效果。
多彩系列——水体
水域是本次设计中的主线之一,也是景观组织的基调和精髓。蜿蜒的南溪江,静谧的荷花水塘,自然野趣的湿地,活泼有趣的儿童戏水区,优雅的商业区镜面水池,不同分区的水域体现了不同的区域特色,赋予水域丰富多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