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爱姝 舟山镇处于杨溪水库上游,主要溪流有舟山溪、新楼溪,分别为常年Ⅲ类水、Ⅱ类水。如何做到生态环保、涵养水源,保障我市“大水缸”安全,让城区及芝英镇40万人喝上放心水,成为舟山镇治水的重中之重。 近日,记者从舟山镇了解到,该镇明确了“标本兼治抓治水、涵养水源抓绿化、目标长远抓饮水、注重习惯抓卫生”的“五水共治”工作思路,将通过“六大主战场”攻坚战来实现。 产业转型升级主战场: 整改关停污染企业 舟山镇在“问水”阶段,全面摸清“家底”,排摸了污染源:涉磷企业1家,冲床企业87家,木柄加工企业177家,农家乐3家,采石场53家,沿溪排污口舟山溪有63个,新楼溪有13个。 该镇根据排摸情况迅速行动,共拆除、搬迁辖区内铸造企业13家,生产线15条;拆除规模养殖设施43户,共计1.05万平方米,其中复垦还田22家,成功转产11家;关闭玻璃珠加工经营点12家;取缔土提炼厂2家;整治木头加工作坊19家;关停岩宕石开采,力促开采人员向种植业转移、岩宕开采业向旅游业转型;严把企业审批手续关,限制污染源企业进入;加强巡查,严防小冶炼进入,从源头堵住污染源,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农业面源治理主战场: 向高效环保产业转型 舟山镇在马关村进行蚕粪统一收集试点、桑菇新型种植模式试点,完成桑树种植区高效节水工程,形成了马关村300亩蚕桑基地等示范基地。同时,积极探索拓展方丘枇杷、四十四坑猕猴桃果林基地,以及藏红花等药材产业发展,以此促使传统农业向高效环保产业转型,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农业面源的污染。 该镇还疏堵结合,严控茭白种植面积,实行日常监测,禁止使用违禁农药;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种植调整,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等既能从源头上减少面源污染又能让农民增收的良性产业。 河道综合整治主战场: 投2093万元打造秀美河道 舟山镇共投入2093万元专项整治资金,对新楼溪、舟山溪进行综合整治。实施河道清淤、河岸绿化工程,建沿溪公园,改善水环境,保护杨溪水库上游水源,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源头污染源治理主战场: 今年完成17个村污水管网改造 舟山镇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良性处理模式,100%配备专人负责村庄道路清扫、垃圾集中收集清运。针对43个行政村污水管网铺设较早,存在设计、技术缺陷的现状,该镇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对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提升扩建。目前,马关、陆宅、高寮3个村已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今年将完成17个村的污水管网改造。 污水处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或联村或单村处理,集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建设。 生态湿地建设主战场: 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涵养水源 该镇与农业、林业、水务等部门合作,在陈山头、高寮、方山口等村山沿田、旱地人工造林。杨溪水库生态湿地一期工程已开始发挥天然“过滤器”作用,有效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二期工程已完成政策处理,只待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