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爱姝 本报讯 来到方岩镇政府门口,巨幅的《方岩镇“五水共治”作战图》映入记者眼帘。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图中流入华溪的乌江溪、方岩溪两条“黑臭河”治理目标、责任分解一清二楚,注入杨溪水库的岩后溪、后山头溪则着重在确保饮用水安全、提升水质上做文章。 “我镇几条主要溪流几乎都是源头水,39个行政村水厂自来水用不到、喝不着,多数村各自取水或联合饮用山塘水库的水。而且几条溪流又处华溪与杨溪水库的上游,治污水、保供水、抓节水就成为我镇‘五水共治’的重头戏。”面对作战图,方岩镇党委书记黄旭敏说:“我们不仅要对各村山塘水库进行加固,还要把优质的水源送进杨溪水库,确保城区范围内4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通过前期的清淤清垃圾,流入杨溪水库的溪流已基本达到效果,后山头溪还要打造成方岩镇最美的溪。根据市水务局监测结果显示,近一个多月来,水质均达到II类。” 成立库区环卫所 关停污染小厂养殖场 3月份,该镇筹资42万元,在库区村成立环卫所,扩大环卫清扫范围,及时解决库区垃圾的清扫问题,其他25个村则按照总人口数、需清扫面积、河道长度等配足环卫设施及保洁人员。同时加强经费保障力度,彻底解决农村清扫不到位的问题。通过整改,全镇新增保洁员21人,落实了长效保洁制度。 与此同时,该镇结合“三改一拆”工作,对库区内家庭小工厂说“不”,从去年开始就严格落实库区三相电停批、关停制度,对造成污染的坚决予以封堵关停。严格落实库区禁养规定,对库区内所有养殖场全面排摸、关停,确保流入杨溪水库的水质得到提升。该镇还扎实开展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和金华市森林村庄创建,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投资1000多万元,租用双舟线公路两侧100米内土地进行绿化,在大园、可投应区块开辟油茶园,在景区附近山谷种植彩色树种,开辟红枫林等。 岩后村已建起占地达245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黄旭敏说:“这里地处杨溪水库上游,大面积搞好绿化,一方面能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护水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另一方面还可配合方岩景区打造景观林,为美丽乡村山水休闲线增光添色。下一步将做好库区村污水管网重新建设,做好杨溪水库人工湿地二期政策处理、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两条“黑臭河”整治初见成效 下一步重点锁定方岩溪 方岩镇多次组织污染源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共查出排污口86个,直排污水企业20家,养殖场16家,直排公厕4所,工业功能分区128家企业中未实现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的有36家,未建设污水管网的村有17个。 “有部分小厂已关停,有的在整改,前几天又封堵了一个排污口,正对企业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进行招投标。”方岩镇镇长方荣广介绍,将通过溪流沿线各村的污水管网建设、截污纳管来提升水质。 经过前段时间的清淤清垃圾,乌江溪流经的村庄生态环境好转,水质也得到提升。村民爱河护河热情高。像葩陌村,安排专门的人员打捞保洁,老年协会还主动做起宣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方岩溪因为流经工业功能分区、集镇,污染较大,成了该镇治理重点溪流。目前,派溪村河段衬砌正在施工中,将结合污水总管网派溪工业功能分区延伸、派溪等村污水管网整改或建设、派溪村菜场治理、河道清障和河岸违章拆除、相关村二代垃圾房建设等开展综合治理。对排查出来的违法排污口进行封堵,对达不到治理要求的企业和养殖业、豆腐小作坊坚决关停。 方岩镇通过不断提升溪流水环境质量,确保清水送到杨溪水库、送到华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