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社会
3  4  
广场舞“噪声噩梦”,我市有没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14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广场舞“噪声噩梦”,我市有没有
记者带着专业分贝仪测试城区四大舞场
测试结果均超2类区域环境噪声限值
2014-04-18

  ■记者 孔香翠 王晓鸣

  广场舞深受中老年朋友喜爱,其产生的噪声却成了另一部分市民的“噩梦”,他们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止。泼粪、鸣枪、放藏獒……为了对抗广场舞,各地奇招频出。前不久,温州还发生居民合资购买高音炮“还击”广场舞事件。

  本报“Q来Q去”栏目也时常接到广场舞扰民的投诉。广场舞噪声扰民暴露出“休息权”和“休闲权”的矛盾,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持续挑战。

  12日、13日晚,记者带上由环保部门提供的专业分贝仪,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操作,分别对城区四个广场舞相对集中的舞场进行了现场测试。

  测试一:

  从未接到广场舞扰民的投诉

  地点:华溪北路公园    时间: 12日18:30

  测试结果72.2分贝

  夜幕已降临,在华溪北路公园,一拨拨跳舞爱好者纷纷走进圆形舞池(华川桥下)。公园里的舞池并不大,最多能容纳200多名跳舞爱好者。

  随着音乐响起,大家翩翩起舞。由于舞池太挤,有的跳舞爱好者就站在周边的通道上扭动着身子。

  家住望春小区的李跃龙大伯是个老舞迷,他每天都要带上心爱的音响设备,来到这个舞场义务教大家做佳木斯操。

  “我们的跳舞时间基本保持在晚上6时30分至7时30分。从未有人向我们提出过扰民的情况。”同样在这里义务教操的蒋莲妹说,他们在这里跳舞已有一年多时间。佳木斯操现在很流行,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记者注意到,他们用的音箱的确很小,分贝仪现场测试出来的数字为72.2(10分钟测试平均值)。舞场距离居民住宅区有100多米,记者跑到住宅区域,舞场上的声音已小得几乎听不见,同时公园又空旷,噪声扰民现象应该不存在。

  测试二:

  当时下雨播放的音乐相对柔和

  地点:五金城广场    时间: 12日18:50

  测试结果68.3分贝

  傍晚6时30分,记者来到五金城广场。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并不多,音箱传出的歌声没那么吵。

  市民章笑琴和金美媛是这里的常客。

  家住汽车西站的金美媛说,她在这里跳舞已有好几年。跳舞不但能健身,而且还能塑造形体,成了她每晚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我们这里是经过市老年体协报批同意的,这是238健身辅导站。” 负责管理音响的王月球说,她是238健身辅导站站长。这个辅导站已成立14年,深受中老年跳舞爱好者的欢迎。

  王月球介绍,由于五金城广场面积大,最多时,这里集中着1200多位跳舞爱好者,少时也有200多个。

  “有没有市民向你们投诉过噪声扰人?”记者问。

  “以前报纸上是有看到过这方面的投诉。不过,我们这里不止一个跳舞方阵。我们这个方阵的舞曲,一般挑选适合老年人跳的音乐,我想不会扰民的。”一位女舞民说。

  五金城广场和报社的距离比较近,记者以往这个时候在办公室赶稿时,常常被广场上的高音喇叭吵扰得心神不宁,而不少读者也曾反映这里有人使用高音喇叭跳广场舞。但当日可能由于天空下着小雨等原因,记者在现场没有听到网友投诉的振耳欲聋的歌声。

  记者拿出分贝仪测试了一下,显示出的数字是68.3。

  测试三:相互理解才能开心跳舞

  地点:体育馆    时间:13日18:30    测试结果:73.5、82.1分贝

  体育馆是市民投诉广场舞扰民最多的地方。由于体育广场空间大,每晚吸引不少市民来这里锻炼健身。

  晚上6时30分,记者绕着体育广场走了一圈,发现了至少有三步踩、交谊舞、健身舞等四个广场舞方阵,每个方阵的人并不多,各方阵都配有一台功率大小不一的音响。

  在体育馆楼梯下方阵,所使用的音箱比较大,声音比较响。家住农贸市场的池女士母女正有滋有味地欣赏着众人跳舞。

  池女士说,据自己了解,体育馆广场每晚的跳舞时间大多在7时开始至8时结束。一个小时的跳舞时间,她不认为会对周边造成噪声污染。

  “这台大功率的音箱是我们自己凑钱买的。”一位穿着黄色上衣的女士说,舞曲虽然劲爆,但她们的跳舞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应该不会给周边造成噪声方面的影响。

  记者拿出分贝仪对着广场入口处的方阵测了测,显示为73.5分贝。而在体育馆楼梯下的方阵,分贝的测试值高达82.1。

  “你们怎样看待广场舞扰民的现象?”记者问。

  池女士的女儿说,限制时段、限制音量,以社区为单位,由专人组织,市民之间相互理解、互相让步,才是解决广场舞扰民的最好方法。

  测试四:有更好的场所愿意搬离

  地点:丽州商城   时间:13日19:05    测试结果:80.5分贝

  在当晚记者走访的四个舞场中,丽州商城舞场是跳舞人数最多的一个舞场。分贝测试也比较高,达到80.5。

  丽州商城舞场是市老年体协第378健身辅导站。由于附近居民区多,每晚来这里跳舞的市民都在200人以上。

  据该站一位负责人介绍,这里每日活动的时段为早上5时40分-7时40分,晚上6时40分-8时40分。为了不影响周边住户的休息,他们白天尽量调低音量,晚上也严格按照休息时间执行。

  该负责人坦言,他们也曾接到过九铃华府一住户的投诉,说跳舞影响他们休息。不过那位居民可能是误会了,扰民的应该是溪边跳舞群体。对于居民们的投诉,他们都虚心接受,会尽量调低音量。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丽州商城周边大多是商家,平时人来人往的,连停车都成问题,在这里跳舞会影响大家出入。

  “我们跳舞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身体。如果有更好的场所,我们也很乐意搬到别的地方去。” 该负责人说。

  四个舞场均超正常值,但并不意味一定扰民

  市环保监测站工作人员介绍,声环境功能区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共分为5种类型。一般来讲,我市的广场舞场所应为2类环境功能区,即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2类区域的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6:00至22:00时之间)60分贝;夜间(22:00至6:00之间)50分贝。

  照此所说,记者测试的4个舞场分贝均超标。工作人员表示,分贝超标并不意味着一定扰民,因为很多场所离居民区比较远,而且测试时会出现“突发噪声”出现的现象,比如汽车喇叭声等,都会导致分贝突然间加大。

  夏季为投诉高发期,跳舞时请尽量调低音量缩短时间

  市城管执法局直属大队副大队长颜继海介绍,按照往年经验看,夏季由于跳舞者骤然增多,早晚活动时间延长等原因,属于广场舞噪声扰民的高发期,居民投诉相对比较多。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往往以口头劝导和书面通知处理为主,如果其噪声扰民行为比较严重,也可暂扣音响设备。

  颜继海提醒,如果市民跳舞的时间夏季晚上不超过9时,秋冬季晚上不超过8时,应该不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太大影响。不过,对于一些对声源特别敏感的市民来说,也许一点点超高的音量都会给他们造成精神负担。所以市民在跳舞时,最好能够多照顾他人情绪,尽量调低音量,缩短时间。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社会 16 广场舞“噪声噩梦”,我市有没有 2014-4-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