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组装一辆自行车
每天骑行百公里上下班
发微博微信一点都不比记者慢
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文凭
突失双手,让他变得沉默
倪敏成来自磐安的一个小山村。9岁时,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他被炸药炸掉了双手。
突然失去了双手,让这个活泼的小男孩一下子变得沉默。
他认为没有双手的自己非常丑,即使在夏天也总是穿着外套。
他的活动范围也局限在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
但高一那年,倪敏成参加了金华市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因此被省残疾人运动队看中,到杭州学习训练。
在省队,倪敏成刻苦训练。在2003年的全运会上,他获得了400米跑季军。2007年,跑了多年的倪敏成又改行玩自行车。这一玩又玩出了成绩。
倪敏成获得过全国锦标赛场地团体赛冠军和北京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公路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1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结束后,倪敏成回到家乡,开始自己创业,开了一家自行车店。
打字一点都不比记者慢
倪敏成能熟练地用双臂发微信、发微博。采访时,他自行车店的微信群里有人向他订货。倪敏成夹起手机,将手机放在一只手臂上,另一只手臂轻触屏幕,开始打字。他“单臂如飞”,三下五除二就回复完信息。手机屏幕这么小,倪敏成的手臂需要非常灵活才能按对键盘。
看着倪敏成熟练的动作,记者有种错觉,倪敏成和健全的人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他是用双臂,我们是用十指。
记者提出跟倪敏成比试一下谁打字更快,他爽快答应了。我们相约打10个字,他跟记者几乎同时完成。
倪敏成非常赶潮流。他说,自行车店的微信公共账号和QQ群都是他自己建立的。现在群里已经有200多个群友,他的很多生意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
一天要安装七八辆自行车
3日,记者见到了倪敏成。
怕传言有虚,记者请倪敏成现场组装一辆自行车。他爽快地答应了。
装车从拆包装开始。打包好的自行车重达20来公斤,倪敏成用双臂将其一把拖了出来。
然后他用双臂熟练地夹住一个起子,弯下身,准确无误地把起子插进包装的接口,然后一个果断地横推,包装袋裂开了。只用了不到一分钟,他已经将自行车车架和轮子夹抱出来。
很快他又用双臂去除了车架上的保护纸板和薄膜。
对倪敏成来说,最大的挑战来了。那就是装车轮,这个过程需要把几个细小的螺丝安在刹车盘里。倪敏成用双臂夹起螺丝,然后往螺丝孔里扔了下去。双臂毕竟不同于手指,在记者看来,小螺丝已经完全消失在倪敏成的臂弯中。虽然倪敏成自己也看不见螺丝,但他扔得就是那么准,小螺丝准确无误地插进了螺丝孔里。一共8个螺丝,只有1个扔偏了,其他7个都是一次命中。
倪敏成说,安装自行车最难的就是装螺丝,因为这毕竟是精细活。即便如此,倪敏成也轻松完成了。不到30分钟,一辆自行车就组装完成了。倪敏成说,多的时候他一天要安装七八辆自行车。
30分钟组装完一辆自行车,恐怕很多正常人也难以完成,但没有双手的倪敏成却能够干脆利索地做好。
倪敏成今年34岁,在我市紫微南路经营一家自行车店。双手残疾的他不仅能自己装车,干各种家务,还能熟练地用手机发微博微信。他用勤劳与执着,将无手的世界过得多姿多彩。
运动,让他变得坚韧不拔
倪敏成说:“高一那年的运动会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我虽然没有双手了,但我一样能跑能跳,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慢慢变得自信,走出了残疾的阴影。”
重新积极面对生活后,倪敏成的运动成绩也越来越好。在运动中他又养成了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他的事业还刚处于起步阶段,早上来永康上班,晚上住在东阳。来回100多公里,他都是通过自行车完成的。天天如此,倪敏成也不喊苦不喊累。
倪敏成还非常好学,在运动的间隙,他还通过了自考考试,取得了大学文凭。
倪敏成正在组装自行车。
肯定的目光是给残疾人最好的礼物
倪敏成说,作为一个残疾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的并不是大家的怜悯,也不是给予多少救济与帮助,而是给予肯定的目光。
倪敏成说,以前经常有人看见他说,这个人真可怜,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可能他们是出于好心,但是这些话语会给残疾人带来更大的伤害,让他们更自卑,更消极。残疾人最需要的是他们的鼓励。
倪敏成去很多大城市比赛过,在那些地方的感受让他很舒服。
“‘你真棒’、‘加油好好干’,在这些地方,我经常得到这样的鼓励,这样的话语让我有更多的勇气面对这个社会。”倪敏成说。
倪敏成也想对残疾人朋友说:“其实我们都可能蕴藏着无限潜能,只是自己还没有发现。我们不妨离开福利工厂,勇敢地去尝试一下,可能就会发现一个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