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财富
3  4  
卖电第一人5个月赚900元
健身器材
产销两旺
一季度我市汽车出口下降
新型环保金属表面前处理药剂问世
一季度我市ECFA签证量大幅增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4年4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卖电第一人5个月赚900元
光伏设备的使用年限在25年左右,按照目前的并网计价政策
投资建造光伏“屋顶电站”10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2014-04-10

  ■通讯员 陈方正 朱浙萍

  “这是我家光伏‘微型发电站’去年11月、12月两个月的卖电收入。”几天前,我市市民舒女士收到了一笔钱,共366.17元。钱虽然不多,但付款方很特殊,是国网浙江永康市供电公司。这笔钱是电力部门给舒女士的电费。

  投资4万元建“屋顶电站”

  家住龙域天城的舒女士,是永康尝试个人光伏发电的第一人。

  2012年年底,舒女士向永康联合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定制了一个光伏“屋顶电站”。说是电站,其实操作并不难,花上4万元钱,在6层楼屋顶安装30块非晶硅光伏电板,就可以光伏发电了。

  “屋顶电站”造起来后,舒女士一家尝到了甜头。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这座电站每小时可发4度电,按每天光照5小时计算,一年可发7000多度电,而她家一年用电大约在4200度。也就是说,家里不再需要支付电费,开空调什么的,也不担心浪费。

  自家的用电问题解决了,可因为没有存储设备,用不掉的电都白白浪费了,舒女士觉得挺可惜的。

  “能不能把这些电卖掉呢?这样还能赚点钱呢。”舒女士带着问题,咨询了金华、永康电力部门。电力部门破解光伏发电结算难题

  舒女士想卖电的设想虽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简单。

  按照现行国家财税政策规定,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客户结算上网电量时,需向供电企业提供结算凭证,即销售发票。而居民作为自然人,不具备法人或个体工商业主资格,无法提供相应的结算凭证,因此,供电企业无法根据现有政策依法进行财务处理。

  作为新生事物,个人无法开具销售发票,一度成了困扰个人光伏发电上网结算的一个难题。

  考虑到目前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为支持和鼓励个人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消除结算瓶颈,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和税务部门协调衔接后,准许并网的用户,作为临时经营户,由国税代开发票,进行余电结算。

  去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对接入系统、并网申请、并网服务等环节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接入免费、全额收购”的政策。4个月后,舒女士家的“屋顶电站”通过金华、永康电力部门验收,并入国家电网,并且和国网永康市供电公司签订了协议,用不完的电可以卖给电力公司,每三个月结算一次电费。

  光伏设备每月可卖电170多度

  去年11月、12月,舒女士家的屋顶电站总共发电520度,除了自用,多余的346度电全部卖给国家电网。

  按照总发电量国家补贴0.444元/度(含17%增值税的补贴0.52元/度)、并网卖电部分电价0.391元/度(含17%增值税的电价0.457元/度)的标准计算,总发电量520度国家补贴230.88元,并入国家电网的346度卖电收入135.29元,合计卖电收入金额是366.17元。

  前几天,她拿到了这第一笔卖电款收据,她家的“屋顶电站”成为永康首家开始卖电收益的家庭光伏电站。

  眼看“屋顶电站”可以赚钱了,舒女士也算了一笔账:今年1至3月,“屋顶电站”总共发电902度,卖电351度,可获得收益537.73元,也就是说,过去5个月,她的卖电收入已达903.9元。

  据介绍,光伏设备的使用年限在25年左右,按照这样的并网计价政策,舒女士一家的“屋顶电站”10年左右就能收回投资成本,不仅能免费用电25年,还能小赚一笔。

  今年1月,国网金华供电公司还推出了《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服务全程引导手册》,为家庭光伏电站并网敞开大门,对普通用户自建发电设施所产生的太阳能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开通并网绿色通道,按规定电价予以收购。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财富 05 卖电第一人5个月赚900元 2014-4-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