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广告
3  4  
商务信息
《特种设备安全法》知识竞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4年4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特种设备安全法》知识竞赛
2014-04-09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

  2、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相关的单位和人员不得迟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情况。(   )

  3、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不含特种设备管理人员。(   )

  5、旅游景点使用的内燃观光车不属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

  6、医用氧舱不属于压力容器。(   )

  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

  8、特种设备只要有制造单位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就可以购买使用。(   )

  9、电梯必须强制维保。(   )

  10、特种设备监管的重点是: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   )

  11、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

  12、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可以查阅、复制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有关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有证据表明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或者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实施查封、扣押(   )

  13、乘坐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时,应仔细阅读安全注意事项,查看警示标志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乘坐时还应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

  14、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随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并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   )

  15、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员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履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但不承担相应责任。(   )

  1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劳动保护措施缺失或者不当而发生坠落、中毒、窒息等情形引发的事故不属于特种设备事故。(   )

  17、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

  18、特种设备出租期间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义务由特种设备出租单位承担,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19、特种设备销售单位禁止销售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

  2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对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

  2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维修单位不需要行政许可。(   )

  22、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对其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负责。(   )

  23、特种设备检验人员不得利用检验工作刁难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   )

  24、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检验或者安全评估,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方可继续使用。(   )

  25、国家建立缺陷特种设备召回制度。因生产原因造成特种设备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立即停止生产,主动召回。(   )

  26、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

  27、调查特种设备事故必须坚持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没有调查清楚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及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

  28、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都应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29、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查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违法行为和严重事故隐患,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予以处理。(   )

  3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

  3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定期检验记录放入特种设备档案。(   )

  3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

  3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

  34、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

  35、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

  36、电梯的维护保养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进行。(   )

  37、特种设备出租单位不得出租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以及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

  38、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提供特种设备相关资料和必要的检验、检测条件,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

  39、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

  40、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   )

  4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

  42、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4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   )

  44、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应当遵守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

  45、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建立充装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   )

  46、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

  4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

  48、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等特种设备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应当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

  49、锅炉、气瓶、氧舱、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

  5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

  

  二、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自(   )起施行。

  A、2013年6月29日  

  B、2014年1月1日

  C、2013年10月1日   

  D、2014年5月1日

  2、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特种设备目录由(   )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A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B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C国务院负责制定标准的部门

  D国务院负责工商行政管理的部门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中应承担(   )责任。

  A、技术保障    B、监管

  C、监督            D、主体

  4、特种设备在出租期间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义务由特种设备(   )承担,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A维保单位  B承租单位

  C检验单位  D出租单位

  5、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  )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有关负责人

  C安全负责人  D安全管理员

  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   ),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A应急预案  B应急专项预案

  C调查规定  D处理办法

  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   )、检修,并作出记录。

  A更换  B检查  C校验  D保养

  8、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制造的电梯的(   )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

  A产品质量  B安全运行情况

  C结构部件  D安全附件

  9、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   ),对气体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及时申报定期检验。

  A气瓶      B使用说明书

  C气瓶和部件    D质量证明书

  10、公众乘坐或者操作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应当遵守(   )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要求,服从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A安全使用说明   B安全规章制度

  C安全监察条例   D消防器材使用说明

  11、特种设备存在重大隐患,管理者强令作业,操作人员可以(   )。

  A、拒绝作业    B、监护作业    C、继续作业 

  12、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重点是(   )环节。

  A、人员教育    B、设备检验 

  C、设备使用    D、设备维修

  13、下列(   )设备不属于特种设备。

  A、防爆电气    B、客运索道 

  C、旅游景点观光车    D、医用氧舱

  14、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   )义务。

  A、继续使用   B、维修后使用   C、报废

  15、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   )的气瓶,对气体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

  A、能够使

  B、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C、崭新

  16、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   )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A、使用    B、安装     C、制造

  17、特种设备事故,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事故现场有关报告后,应当于(   )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A、 4小时    B、3小时

  C、2小时     D、1小时

  1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应在有效期满前(   )向发证部门申请复审。

  A 、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19、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 (   )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A、每半个月    B、每一个月  

  C、每两个月    D、每三个月

  20、电梯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A、每10日    B、每15日 

  C、每20日    D、每30日

  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15日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

  22、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将(   )置于易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A、操作人员、操作规程

  B、单位简介、工作职责

  C、管理制度、安全承诺 

  D、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

  23、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

  A、每月    B、每20天    C、每周     D、每日

  2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A、20日    B、30日    C、40日    D、50日

  25、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不可以行使下哪项列职权(  )。

  A、向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B、根据举报或者取得的涉嫌违法证据,查阅、复制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有关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C、对尚未流入市场的达到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实施查封、扣押

  26、特种设备发生一般事故,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   )罚款。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C、30万元以上40万元以下

  D、4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27、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实施安全监察时,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要求被检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字遭到拒绝时,监察人员应当(   )。

  A、注销设备登记    B、将情况记录在案

  C、当场处罚            D、口头警示

  28、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   )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A、20日    B、30日    C、40日    D、50日

  29、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周期为(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30、特种设备(  )应当建立特种设备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

  A、检验单位    B、使用单位

  C、销售单位    D、生产单位

  31、国家建立缺陷特种设备(    )制度。

  A、淘汰          B、检验         C、召回

  3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   )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A、定期     B、不定期      C、经常性

  33、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中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并立即向(   )报告。

  A、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

  B、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C、所在行业主管部门

  34、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违反本法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当以书面形式(   ),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

  A、行政处罚书        B、行政指导建议书

  C、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  

  35、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   )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

  A安全技术规范  B质量手册

  C程序文件    D作业指导书

  36、(   )设备应报废,并向原登记机关注销。

  A、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

  B、超过检验周期的

  C、发生过一般事故的

  D、管理混乱的

  37、特种设备的生产、(   )、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A、销售      B、买卖       C、经营

  38、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   )。

  A、强制险   B、商业险   C、安全责任保险

  39、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生产活动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制造的特种设备,处(   )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A、一万元    B、五万元    C、十万元

  40、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  )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A、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41、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以及锅炉清洗过程,未经监督检验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   )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许可证。

  A、一万元      B、五万元       C、十万元

  42、违反本法规定,销售、出租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特种设备,处(   )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A、一万元      B、三万元         C、五万元

  43、销售、出租国家明令淘汰、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或者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的特种设备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特种设备,处(   )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A、三万元     B、五万元        C、十万元

  44、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   )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A、三万元      B、五万元       C、十万元

  45、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特种设备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   )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A、一万元     B、三万元       C、五万元

  46、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   )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A、一万元     B、三万元      C、五万元

  47、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未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   )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A、一万元     B、三万元       C、五万元

  48、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或者未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   )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A、一万元     B、五万元       C、十万元

  49、违反本法规定,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进行充装的,责令改正,处(   )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充装许可证。

  A、一万元     B、二万元       C、三万元

  50、特种设备发生较大事故,由(   )负责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B、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的部门  

  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的其他特种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宣传贯彻好《特种设备安全法》,普及特种设备安全和使用知识,有效落实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推进我市特种设备安全再上新台阶,市委宣传部、市委普治办、市质监局、市司法局联合举报此次法律知识竞赛,望广大群众,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积极参与。

  一、参加人员年龄、职业不限。

  二、此次竞赛设个人奖100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鼓励奖40名);组织奖5名。

  三、答题卡须于4月16日前专人收集投送或寄回,日期以邮戳为准。

  邮寄地址:永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设科。

  邮      编:321300

  参 赛

  规 则

  工作单位

3上一篇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广告 12 《特种设备安全法》知识竞赛 2014-4-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