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争鸣 近日,由省政协常委、科教委主任鲁善增带队的省政协、省科协、省农业机械学会联合调研组走进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专题视察科技社团服务创新能力提升工作。金华市政协副主席胡锦全,以及我市领导金政、陈毅成、蒋金红、吕群勇、胡明星、林广平陪同视察。 成立“协同创新基地” 对接企业需求与专家学术知识 联合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进四方集团新厂区、国家非公路机动车实验室、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尤奈特公司电机和动力总成试验中心,了解省科协、省农机学会与我市协同创新推进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工作的开展情况。 据悉,去年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创建后,成为全国首个该类型园区,也是省级高新区。为解决园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专业人才缺乏、高新技术薄弱等关键性问题,我市积极与省科协、省农机学会进行对接,并挂牌成立了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协同创新基地”,搭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及产学研合作平台,将园区企业需求与专家学术知识进行有效对接。 自去年6月以来,省科协、省农机学会先后组织专家座谈交流32场次,参与专家206人次,深入61家企业调研,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表330份。针对征集到的52项企业创新需求及技术难题,省科协会同省农机学会组织相关农机专家进行了3次技术需求对接活动。 2013年,高新区全年研发经费达3.07亿元,增长20.5%;研发人数为1742人,增长19%;发明专利授权量775件,增长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企业建研发机构8个。 今年3月份,高新区启动了与省科技厅信息院的战略合作,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国内外农机信息交流、网上技术市场农业装备分市场、农业装备文献信息、专业数据库、国内外专利破解、科技成果查询鉴定、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方面服务,逐步培育农业装备技术服务专业中介机构和经纪人队伍。 涌现一批创新成果 掀起新一轮农机企业创新热潮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高新区高端装备基础建设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四方集团履带式旋耕机研发成果,改变了南方水田轮拖作业带来的土壤耕作层破坏现状;尤奈特电动拖拉机电机、控制器、变速器的研发,解决了农业汽柴机尾气污染问题;得伟工贸小型农用无人机的研发,为农场数据采集、叶面施肥施药无人机作业提供了装备保证;星光电器在农用汽柴油动力喷油嘴研发上取得可替代博世的高压共轨喷油器、氧化传感器、电控单元等动力供油总成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威力园林机械公司“节能型自动采摘茶叶装备”项目的攻关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这些企业的示范带领下,带动了一批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在我市掀起了新一轮农业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热潮,也为第二批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培育了扎实的梯队。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还将建立“协同创新农机专家库”,深入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探索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试点,举办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研讨会,开展农业装备共性技术项目研究、农业产业科技培训等。 继续对接科技社团 共同推动永康农机产业发展 在视察过程中,不少专家就科技社团服务企业、服务永康发展以及“引智育才”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省委会副主委、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俞立说,科技社团拥有技术、人才等优势,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智慧支撑。他建议高新区可尝试设立技术转移中心、青年科学家制度、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人才水平。 鲁善增表示,我市高度重视科技社团服务创新工作,主动对接,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省科协、省农机学会主动承接政府职能,发动科技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服务高新区的发展,工作扎实,一方面让永康得到了发展,农业装备企业得到了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让农机科技人员也有了用武之地,是协同创新工作的积极探索。他希望省科协、省农机学会利用好高新区这个平台,科学设计、制定规划、由点到面,继续推进这项系统工程的开展。 市长金政对省政协关心我市发展,省科协、省农机学会对我市创新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高新区的招商工作要围绕“高”、“新”这两个字,在“招强、招大、招新”这三个方面上下功夫,大力提升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的整体水平;要更加注重搭建引资、引才平台,创新举措,大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好人才;要花大力气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园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金政表示,今后我市将继续大力支持省农机学会、各个高校与高新区的对接工作,希望有更多的专家、高校走进永康企业,将科技创新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共同推动永康农机产业的发展。 鲁善增(右)深入企业调研协同创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