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施美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逐渐变化,各种对人们有害的细菌也开始慢慢繁殖,加上冬季人们的活动量少,进入春季后,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为了让市民朋友能更好地做好春季养生保健,本报特别邀请山川大药房的知名老中医王文通,对春季几种常发病的防治与治疗做详细介绍。 眼下虽已进入春季,但是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患感冒的人很多。但感冒会因体质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是风寒感冒,有的是风热感冒,山川大药房王医生提醒市民朋友,中医讲究辨症施治,在治疗前必须要明确到底是哪种感冒。 “中医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要确保身体健康,抗御外邪,必须确保人体的阴阳平衡。”王医生告诉记者,一旦阴阳失去平衡,免疫力、抗病能力就会下降,邪气乘虚而入伤人致病。就是所谓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原理,而病邪,又有阴邪与阳邪之分。 感冒分清“寒”和“热” 王医生说,如果患者表现为怕冷、鼻塞流清涕、咽喉痒、咳嗽稀白痰,伴有头痛、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属于风寒型感冒。“阴邪——寒冷气流病邪进入呼吸系统,或是通过皮肤毛孔侵入人体致病,即‘外感风寒’。需用辛温解表法治,把病邪从呼吸道和皮肤毛孔发表汗渍除病邪。” 这时患者需要服用相应的中药来祛风散寒,也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饮食来辅助治疗。王医生建议在感冒初期,可煮服“生姜红糖水”,热服微出汗,即可帮助祛风散寒。 但假如市民朋友伴有喉咙红肿疼痛、咳嗽黄稠痰、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稠涕等症状,是另一类型的感冒,属于风热型感冒。“阳邪——是指暑湿燥火病邪侵入机体,使机体致病,应用辛凉解表法。”王医生建议,在症状出现的初期,可以用白萝卜切片煮水,加适量白糖趁热喝;或者用桑叶、菊花、薄荷、甘草各10克,开水冲泡后,当茶水饮。咳嗽黄痰比较多的,可以煮“川贝雪梨水”来治疗,此糖水可清肺止咳化痰。 感冒发热要先散寒 另外,王医生告诉记者,近日到大药房应诊的感冒患者中,常常见到发热的情况。有些患者在服用西药之后,发热还是会反复。王医生解释,这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源于寒气“裹”在外,通俗地讲,就是身体外的寒气像一层厚厚的壳裹住了体内的阳气,导致身体里的热量散发不出去。针对这种情况,散寒才是治本的方法。 有些患者感冒发热,怕冷,多加衣服都不能缓解这种怕冷的感觉,无汗、头疼、周身疼痛。王医生建议可通过服用麻黄汤这一经典方来发汗散寒,但是方子不能久服,一般吃药后有汗出,头痛、骨节疼痛减轻,就不必再服用了。这也就是中医所讲的“中病即止、过犹不及”。 而有些患者感冒发热时,不仅怕冷,还会伴有出汗,鼻子不太清透,甚至会伴有干呕等症状,建议用“桂枝汤”来治疗。喝了“桂枝汤”后,最好喝点儿热的白稀粥,盖上被子,微微地发一身汗效果更好。 山川大药房 电话:0579-87117752 养生热线:0579-87126908 地址:永康市城北西路220号 (火车站前天桥向东1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