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专刊
3  
一医开展“医疗安全年”活动
细雨润物
诠释白衣天使
处方预调配
缓解取药病人排长队
均次费用药比
输液控制率下降了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4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通读《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医生》 牢记《医院文明服务用语和忌语》
一医开展“医疗安全年”活动
2014-03-27

  ■记者 王晓鸣

  不久前,市一医1484名员工都领到了一本《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医生》。这是市一医今年全面开展“医疗安全年”活动的内容之一,发放这样的书籍,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医护人员学会“说话”。

  医疗投诉近半是由于不会“说话”

  

  2013年,医疗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备受讨论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被媒体报道的伤医案件发生近30起。根据中华医学会处理的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数据显示,纠纷的发生除了少数为医疗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不强引发外,大多数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去年,市一医的医疗投诉共有49起,其中态度不好、用语不当有23起,占到总数的46.9%。

  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恰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一个“不会说话”的医生,不可能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会为医患关系埋下隐患。一个“会说话”的医生,能让患者配合医疗活动,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患的整个病史,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及时治疗,患者才会满意医生的服务,医生才会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因此,“会说话”的医生,不仅有助于调整医生和患者的医学理念,还有助于医患双方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医患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切实转变“脸难看,话难听”现象

  

  为推进“医疗安全年”活动,在医院范围内,不管是行政人员还是后勤人员,无论是正式用工人员还是临时用工,均人手一册《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医生》。医院要求全员认真阅读,每人上交一篇读书体会,其目的就是让大家从学习中举一反三,学会沟通,学会说话,从源头减少纠纷的发生。

  此前,医院还制作下发了《医院文明服务用语和忌语》,要求人人学习《医院文明服务用语和忌语》手册,并在行政查房、业务院长查房及护理查房时进行考核、督查,以切实转变“脸难看,话难听”的医院形象,切实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准。

  据了解,今年 “医疗安全年” 的主要内容除加强沟通外,还有两块重头工作:一是提升医疗质量,二是优化门诊服务流程。

  据介绍,在提升医疗质量方面,将着重强化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培训及核心制度的落实;按层次全年组织专科培训、全员培训,在培训上不留死角;设立不良事件与差错报告制度、分组管理与三级查房制度、十大质控管理体系等十项工作。

  在优化服务流程方面,将着力改善门诊服务流程,加强细节环节管理,力求通过种种举措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医疗安全。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专刊 16 一医开展“医疗安全年”活动 2014-3-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