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施娟 阳春三月,春芽吐绿。我市城区不少茶庄,已在门口或LED显示屏上挂出“春茶上市”、“新茶到货”等广告,让好饮茶的人们忍不住想品茗一番。 25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目前上市的明前茶多为乌牛早及龙井系列。以大寒山为代表的本地春茶今年有些姗姗来迟,要等到4月初才有望上市。 大寒山茶姗姗来迟 外地春茶抢先上市 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季的能量储备,在春天萌发新芽。相比夏茶和秋茶来说,春茶养分更充足,口感好,茶香更加浓郁。明前茶,也就是清明前采摘的新茶,则是春茶中的珍品。 明前茶品质好、产量低、价格高,因而不少茶农都希望赶在清明节前采制明前茶,争取卖个好价钱。24日,江南街道小告朱的朱妙康茶场就迎来了今年春茶的首摘。 而大寒山老鹰峰茶厂经理朱双峰这几天却忙里偷闲,淡然自若。他说,今年天气回暖慢,而且高山气温偏低,大寒山高山茶采摘期比山下茶园要晚一个星期左右,今年的采摘时间预计比去年推迟十来天。 “清明节是4月5日,我们差不多在4月2日、3日能采少量新茶上市,这正好赶上明前茶。”朱双峰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大寒山上1000多亩茶园的茶树长势都不错,应该能有个好收成,茶叶品质也不赖。“许多老主顾有些迫不及待了。仅这个月,打电话来询问何时上新茶的客户就不下20个。”朱双峰说。 外地春茶抢先上市 本地明前茶姗姗来迟,外地新茶却早已抢滩上市。在华溪北路、丽州北路等茶叶专卖店,今年新鲜上市的明前茶,成为茶客们争相品茗的珍品。 外地新茶上市已近半月,说起今年明前茶的总体品质,华祥苑茗茶的胡勇耀用业界术语“有些飘”来形容。他说,他去松阳茶叶市场采购时,当地的资深茶农告诉他,去年夏天的高温干旱对春茶的品质和产量还是有影响的。茶芽萌发时间推迟,发芽劲道要差一些,芽头也比去年瘦小。加之去年下半年,雨水偏少,养分供应不足,茶叶品质稍逊去年。不过好在今年大雪晚到得正是时候,一场春雪下来,减少了许多越冬的病虫害。加上前段时间,雨水充足,茶树有足够的养分,又扳回一局。 胡勇耀告诉记者,目前上市的以乌牛早和以龙井43号、龙井白茶、龙井毛峰为主的龙井系列为主,还只是少量供应。根据往年经验,4月份以后,春茶供应量跟上来,价格就会往下掉。 据介绍,茶叶品种不同,采制时间也各异。如乌牛早是我国茶类中特早发芽的品种,3月上旬即可采制;安吉白茶在4月初左右上市;金骏眉、铁观音上市要等到4月底、5月初。 胡勇耀告诉记者,今年的茶品虽然不及去年,但同级别的茶叶价格却比去年高10%左右。目前,他店里售价每斤1000元至2000元的中高档茶最为畅销。 而另一名茶商说,目前来看,高档明前茶价格降幅明显,中档春茶总体平均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上扬,至于春茶的后市走向还要看茶市的供求情况而定。 看好普通消费市场 事实上,去年受国家厉行节约、政府严控三公消费等影响,单位采购名优茶叶的订单骤减,茶叶销售市场也经历了一轮洗牌,一些茶坊或关张结业,或转变思路,以谋出路。 茶商应先生向记者透露,去年这个时候,已有不少单位来订购高档龙井新茶,但今年单位的订购几乎没有,这一下子让他少了不少订单。 不过,采访中,多数茶商都对我市的普通消费市场看好。他们普遍认为,茶为国饮,如今健康的养生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我市民间,喝茶的人、喝好茶的人、懂茶的人逐渐增多,茶叶总销量也在逐年递增。 胡勇耀等多名茶商反映,虽然企事业单位团购的订单量减少,但明显感觉散客多起来。这部分消费者多是自己饮用,只要品质好,消费热情还是很高的。而且他们在包装方面也奉行简约、环保,如此一来,往年过度包装的现象得到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