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社会
3  4  
“爱心哺乳点”
还需遍地开花
远离结核病
把好预防关
用温暖驱走病痛
我依旧见你微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4年3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爱心哺乳点”
还需遍地开花
2014-03-20

  ■记者 应雯颖 王洁航

  18日,城西新区卫生院接种室里多了一间哺乳屋。虽然只是一个8平方米的小隔间,但意义却很大,因为这是我市各家医院里单独设置的第一个哺乳点。

  一边是嗷嗷待哺、饿得直哭的宝宝,一边是正在为寻找隐蔽哺乳点而发愁的妈妈,这样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不过,有了“哺乳屋”,这样的尴尬就可以避免了。

  卫生系统里的

  首个“爱心哺乳屋”

  18日,记者走进了在城西新区卫生院接种室里的“爱心哺乳屋”。

  这间哺乳屋位于卫生院接种室的一角,里面放着两张沙发,一张茶几。茶几上摆着几样婴儿用品,有冷热开水、专门的热奶器等。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隔间,保护了妈妈们的隐私和尊严,免去了她们的很多不便。 

  当日早上,年轻妈妈王珊珊带着六个月大的宝宝到卫生院接种疫苗。因为排队等候的时间比较长,宝宝哇哇地大哭起来。

  “在公共场合喂奶太不好意思了。”王珊珊一想到要给孩子喂奶就很尴尬。她环顾四周,发现屋内的角落里有一间“爱心哺乳屋”,就抱着宝宝走了进去。

  与王珊珊一样,徐元月也到“爱心哺乳屋”给自己的宝宝喂起了奶。她告诉记者,以前带宝宝过来接种,最让她尴尬的事情就是喂奶。有时,宝宝真的哭得不行,她只能抱着宝宝跑到医院外面的角落里喂奶。

  “我觉得医院这个举措很温暖,很人性化,解决了妈妈们的一个共同烦恼。”徐元月说。

  “爱心哺乳屋”开放首日,不少带着哺乳期宝宝过来接种的妈妈们都体验到了方便,她们纷纷表示赞许,说以后可以毫不尴尬地在这里给孩子喂奶了。

  “走群众路线,就要想老百姓所想,这是我们卫生院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举措。我们希望把理论学习变为实践,真真切切贴近老百姓。”该院防疫科护师胡毓斐说。

  随后,记者联系了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应新显。

  应新显介绍,城西新区卫生院是我市卫生系统中第一个设置“哺乳点”的单位,这个举措方便了妈妈们就医,非常可取。

  

  

  

  医院是妈妈们对设置“哺乳室”呼声很强烈的地方,但在别的公共场合有没有“哺乳室”呢?妈妈们带孩子外出时喂奶方便吗?19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医院、商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难觅“哺乳屋”的身影。

  

  车站调查

  人流虽多,但没有哺乳点

  

  记者走访了城区火车站、客运西站和客运东站。

  虽然这些车站人流很多,但均没有设置哺乳场所。前台工作人员听到“哺乳室”一词时困惑地摇摇头。

  在候车室里,记者也见到一些外地来的年轻妈妈,就在候车室里喂奶。

  

  商场调查

  商场装修豪华,也无哺乳场所

  

  在城区的各大商场,哺乳室也难以见到。

  问及是否有哺乳室,一家商场的两位柜台小姐面面相觑,表示没有。

  “那妈妈要喂奶怎么办啊?”记者再问。

  两人面露难色:“找个人少点的地方或者去洗手间吧。如果要冲奶粉,茶水间有热水。”

  在某商场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带着孩子前来购物的妈妈。三岁孩子的妈妈胡女士说,有次孩子大哭,她就到试衣间里喂奶,但有顾客不断进出根本不能喂。  

  说到商场里没有哺乳室,妈妈们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表示理解:“商场寸土寸金,开设哺乳室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有的则不满:“商场装修豪华,却不能开设一个哺乳室,怎么能说顾客至上呢?”

  选择当众喂奶实属无奈

  妈妈心声

  选择当众喂奶实属无奈

  

  你会在公共场合当众喂奶吗?

  记者对20位女性进行了调查。这些女性中,有的初为人母,有的正准备怀孕。

  调查结果显示,15位女性选择了“会”。选择“不会”的5位妈妈表示,尽量喂饱宝宝之后再外出,上街随身携带奶瓶。而回答“会”的妈妈则表示,其实内心深处是很不乐意当众哺乳的,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属无奈。

  黄雅琴的女儿是去年出生的。学生时代,她在公交车上见过一个妇女当众喂奶,当时觉得无法接受。可等自己的女儿出生后,她自个儿的心态也随之改变了。

  “宝宝肚子饿了,不管在什么场合,一头往你的怀里钻,急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该喂奶时不喂奶,当妈妈的也难受。而且,听到孩子的哭声,哪还顾得上那么多啊。”黄雅琴深有体会地说。 

  ■记者 应雯颖 王洁航

  

  在公共场所哺乳孩子的确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超市里人山人海,大街上人头攒动。孩子需要吃一口奶,年轻的妈妈们有几个可以坦然面对异性的目光?

  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公共场所会有这样的设施呢?很多公共场合都有男士的吸烟室,为什么不能为女性设立一个哺乳室?这既体现城市文明,也是对女性权益的维护和婴儿的保护。儿科专家表示,公共场合嘈杂的环境容易使母亲的情绪波动,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在吵闹的场合给宝宝喂奶,噪声太大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哺乳量。

  宜家这点就做得很好。记者曾在上海宜家商场见到过哺乳室,小小的房间里有洗手池、换尿布台、厕纸、小盆栽……

  我们期盼对公共场合的哺乳室设置尽快立法,也期待永城更多的公共场合出现“爱心哺乳屋”,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社会 13 “爱心哺乳点”
还需遍地开花
2014-3-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