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青恒 樟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对于生活在我国南部各省的人们来说,它很常见。 “天荒荒,地煌煌,我家有个小儿郎,过路行人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之前的永康乡村里孩子多的人家,哪个小孩要是体质柔弱不好养活,便会在长者的陪同下,认村里的某棵百年香樟为“母”, 在树身上贴上写有这民谣的黄纸,冥冥中希望得到神灵的佑护,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如今,“樟树娘”已成为我们永康的“市树”,在城区的绿化用树中,樟树占了70%。 走过龙川中路,樟树成荫,光影斑驳。“这些树是我们刚搬到这儿时种下的,起初走在这条路上,看着路旁的这些樟树苗,就像一根根晒衣杆插在泥里。每次散步路过,我都要仔细看看它们有没有长出新芽来。如今它们已可以为路人遮风挡雨了……”在白云小区住了十五六个年头的胡东进感慨地说。 树身上贴黄纸,认百年的香樟为母,已成为父辈们儿时的不可磨灭的记忆。怀着感恩,当年永康人把选市树的票投给了樟树,对樟树的深情正在我们这座绿色的城市里续写着。 “之前,永康城区的绿化用树多以法国梧桐为主,樟树并不多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们永康‘撤县建市’后,樟树才作为绿化用树,逐渐走进了城市人的生活。到了老城区改造,在永康的三江六岸,人们已常见樟树的身影。”谈起樟树是何时在永康城区“安家落户”时,园林管理处的杨跃东副主任说,“樟树适宜我们本土生长,且寿命长,繁殖生长能力强,四季常青,是一种有特点的优秀树种。” 为了樟树在城区这片土地上更加茁壮地生长,对樟树,永康人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谓是呕心沥血。 樟树生长快且树质比较脆,若受过大的外力,树枝易折。“记得那是2011年的冬天,我市遭遇了罕见的暴雪。一时间,街道两旁樟树的树枝,许多被压折了。不仅影响交通,作为樟树种植者的我们看见了也无比心痛。”园林管理处的何贡献主任记忆深刻地说,“每年的冬夏两季,我们要对城区内的所有樟树进行修剪,不仅是为了樟树造型美观,更是为了增强樟树抵抗暴雪和台风的能力。” 这几天,人们正在给南苑东路的樟树进行“松绑”。“所谓的‘松绑’其实就是重新改造每棵樟树的树池板。”在杨跃东的介绍下,记者才知道原来樟树也有着类似竹子一样的生长习性。如果不给樟树定期扩大生长空间的话,樟树的根会从土壤中钻出,将樟树附近的水泥路面拱起。 “现在道路上,一般间隔多少米种植一棵绿化树?” “一般两棵绿化树之间隔6到8米。”想想,纵横交错的永城大街小巷共有多少棵树? 樟树的灭虫更是头等大事。对于绿化树的灭虫,杨跃东很有见解。“樟树的虫害多见的是卷叶蛾,这种虫很难治,再加上之前我们城区绿化树多是樟树,物种单一,往往是一棵樟树有虫害,过不了几天,周围一片地区的樟树上,都会出现卷叶蛾。” 为解决虫害问题,在专家们的建议下,永康的园林管理者现已制定出了城区内不同的道路种植不同的绿化植物的方案,变单一的喷洒农药人工防治虫害为更为科学的生态防控。同时也促成了“一街一景”,让我们这座小小的县城,在绿色的基调中更 具多元的文化韵味,供人细品。 2010年,我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美称和我市的香樟密不可分。”何贡献说,“今年,我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希望已是满城的香樟能够再次让我们永康获得美誉。” 龙川公园里,一棵大樟树下,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年幼的女儿坐在草坪上。小女孩躺在妈妈的怀里,年轻的妈妈正在和她讲述着永康城的故事。 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我想这个种满了香樟,充满绿色小县城的故事,它可以说好久好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