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0版:特刊
3  4  
曾为报人 美好经历
朱志昂:报社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胡慧君:曾为报人
胡潍伟:我离开了这里,我留恋这里
楼家庆:珍藏至今的记者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朱志昂:报社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2013-12-18

  时隔21年,我对永康日报社组织的一次《边界行》采风活动仍然印象深刻。当时,我和朱维安、应向伟三人一组,走的是永康的西北部边界。我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张边界时拍的照片,那时的我们是那么的朝气蓬勃。

  时间回到1992年初秋,历时5天,我们从中山村步行到八字墙大寒山。从起点到终点,我们在奔波中触摸边界魅力,在风雨里感受边界风情。

  星期一,报社的吉普车将我们送到了中山村,我们步行走过金坑下位、后渠、枫岭脚、龙潭里……故道、古槐、老房子,那儿有沧桑历史的见证;茶水、问候、拉家常,那儿有古朴真诚的群众;清流、翠山、新楼房,那儿有新时代发展的标志。

  报社的工作作风是很扎实的,5天时间里,我们夜宿农家,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我们在一个个边界山村留下了永康日报新闻工作者的身影,记录了边界风物变迁的印记。我们采写了大量鲜活报道,内容涵括边界地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倾听边远山区老百姓的心声,调查群众最需要的东西,了解他们对过上富庶幸福生活的期盼等。

  1990年,我调入永康日报社,负责农技版面的采编工作。当时很多人想不通,我已经是棠溪乡的党委委员,却“屈身”到报社做一名普通的记者。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内心对新闻工作的那份挚爱。

  报社的工作是忙碌的,只要采访战线有新闻,报人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报社的工作压力也很大,每个版面设置要把握好主次轻重,不能有差池,当时的排版还不是电脑排版,十分落后,需要用一个个铅字拼出一个版面。但报社的工作也是很快乐很充实的,报社交流讨论的氛围十分融洽,同事之间能共同合作、互帮互助。

  1993年,我调离永康日报社,先后在市委办公室、芝英镇、前仓镇、城西新区、建设局等部门工作,报社工作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想说,报人经历让我倍感光荣。希望新一代报人能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要深入下去,多写基层一线的人和事,为人民群众奉献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一起为永康的发展鼓与呼。

3上一篇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特刊 20 朱志昂:报社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2013-12-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