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有抗 当记者,是我儿时的梦。想不到,二十年后我真的圆了一回记者梦。 1983年11月永康县委决定复刊《永康报》,并从各部门抽调首批干部参与复刊的筹备工作,当时已经在永康县文教局工作6年的我也名列其中。办报,对于我们这帮人来说是一张白纸,虽然都是搞文字出身,但什么叫消息、什么叫通讯、怎样编排版面都一窍不通。不懂就学,边干边学,向内行人学。大家先后到诸暨、江山等县报学习,请老报人上课。由于人手少,除了领导外,几乎一人包揽一个版。永远记得1983年12月16日晚,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天飘着雪花,大家都集中到永康印刷厂排字车间做最后的拼版校对。次日凌晨一点多,当散发出油墨芬芳的《永康报》(试刊号)大样滑出印刷机滚筒时,大家激动得欢呼雀跃。头版头条是本人采写的一篇消息,题为《发展“两户一体”,振兴永康经济——县专业户表彰大会隆重举行》,至今想起仍有几分自豪。翻开当年的《永康报》,无论是文章组织、编排水平,还是印刷质量都不尽人意。但她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倾注了同志们的感情,看到她还是激动不已。 1984年3月,县委调整了领导分工,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董岩宽接替应加登同志兼任《永康报》总编。我也于同年4月进入报社编委班子,兼要闻组组长,继续负责要闻版工作。随着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人员也不断得到扩充与调整。要闻组先是陈金清,后是王有云、俞廷北,最后是楼家庆、翁寿康,始终稳定在两三个人。虽然工作紧张任务重,但大家相处得很融洽,干得很带劲,整个报社充满着活力与朝气。1986年3月4日,一纸任命将我调到了县委报道组,公布我为县委办公室办公会议成员、县委报道组副组长。几年后转岗到党务、政务部门,但多年来仍与报社同仁们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工作上文字上还不时得到他们的指导与帮助。 我深深依恋在报社工作的那段美好时光,是报社使我圆了一回记者梦;我十分珍惜与同仁们相处的缘分,是大家的关怀与支持使我始终感受着集体的温暖。在纪念《永康日报》复刊3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衷心祝愿报社事业百尺竿头、再创辉煌;衷心祝愿同仁们工作顺利、快乐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