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吕笑
他们面对罪犯铁面无私,又能和村口的大妈拉家常;他们常在处警时受气、“挂彩”,又不时收到感谢信和锦旗;他们常在节假日加班到天明……
他们就是普通的派出所民警。在没有好莱坞式超级英雄的年代,他们才是一方平安的“保护神”。
不久前,笔者来到了市公安局象珠派出所,以一名普通群众的视角见证了基层民警的真实工作,体验了他们的苦与乐。
民警正在处理一起群众纠纷。
时间: 10月10日9:14-11:40
地点: 询问室
结论: 民警也需勤学心理学,处警时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离正式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象珠派出所副所长杨睿就已经到岗了。“其实我已经算是晚到的了,这几天村里选举,邱所长和其他队员6点多就出去保卫了。”杨睿边说边带我来到值班室。
我还没坐稳,民警俞锦勇就过来打招呼:“我们刚抓了个入室盗窃嫌疑人,你要不要过来看看?”话刚说完,就见队员们带着一个小伙子走向询问室,看来是要做第一次讯问笔录了,我急忙跟上。
“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抓吗?”刚坐下来,俞Sir(警官)和另外一名女警就立马摆出了严肃的姿态,见惯了俞Sir平日和气的模样,我还是小小惊讶了一下。
俞Sir看了眼从嫌疑人身上搜出来的身份证,通过系统开始核对起身份信息。该男子姓郑,只有19岁。“偷过几次?时间和地点还记得吗?”在俞Sir的再三追问下,男子终于承认犯过4起入室盗窃案。
俞Sir熟练地查看对应时间范围内的报案记录,核实疑犯所交代的案情。看着俞Sir不紧不慢地做笔录,我都有些着急了。不过事后他告诉我,这是在和疑犯打心理战呢。由于警方对案情掌握较少,主要还是要促使疑犯自己交代,不然会做很多无用功。
做完笔录,俞Sir又急匆匆地带着疑犯出去辨认现场。在案发现场,附近的居民一见到警车就立即围了过来,纷纷谴责郑某。
“这么年轻就出来偷东西,偷东西能发财啊!”一名家中被盗的妇女见到郑某后情绪十分激动。俞Sir急忙将郑某带回警车里,警车还没来得及发动,妇女手中的一串钥匙就砸在了车窗上。
我惊魂未定,一旁的俞Sir却十分淡定,“这算好的了,有时处警还会‘挂彩’呢。他们赚钱也不容易,就这样被偷了很可怜,情绪激动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以为他会发发牢骚,但没想到他却十分同情这些受害者。
“看来今天中午又不能休息了。”回到派出所时已经过了饭点,俞Sir匆匆在食堂扒了两口饭,就立即进入询问室继续做起了笔录。
时间:10月10日14:00
地点:值班室
结论: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
中午休息时间一到,我就开始犯困。可是民警似乎都是“铁人”,有的查看今日的警情,有的做笔录,有的整理案卷。我不仅纳闷,难道他们都不用休息吗?
“只要睡个十几分钟,下午就不会犯困了。”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杨睿才停下手头的工作,回到办公室眯了一会。
下午2时许,一位老奶奶来到值班室,一开口就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如果我没听错,老奶奶讲的确实是永康方言,
但她讲的话却连我这个正宗永康人都听不懂。
坐在窗口边的楼智勇是个金华小伙,但他一点也不着急,仔细听着老奶奶讲话,时不时还问上几句。事后我才知道,他那不是“装”出来的,他不仅能听懂,还说得一口流利的永康方言。
“阿婆,你有什么事情?”路过值班室的杨Sir走了过来,他一边不厌其烦地和老奶奶交流,一边悄悄和民警打眼色,让他们联系大后村的村干部。“她的精神有些问题,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杨Sir解释道,“面对老奶奶这种情况,得先稳住她的情绪,然后再联系村干部把她接回去。”
时间: 10月10日14:25
地点: 大后村一酒店门口
结论: 一路狂飙也可能是白跑一趟
“大后村XX酒店门口有人报警。”下午2时25分,值班室接到了110指挥中心的指令。
“快点,我们走!”楼智勇急忙小跑到警车前,车门一关,油门一踩,警车就在大永线上“狂飙”起来,我一看汽车表盘,已经提速到80码了。原来,出警时怕事态紧急,民警开车都争分夺秒。
“怎么没人?”到达现场后,竟然看不到报警人。正当我们疑惑时,从不远处缓缓开来两辆货车,一辆车上载满了瓦片。
坐在货车里的一名妇女看见民警后停下了车,楼Sir急忙上前询问,原来她就是报警人。妇女说,一名客户向他们订了一批瓦片,可是等他们送到后,对方又说已经在别厂买好了。“如果已经买好了,就不要让我们再送了,这些运费、时间我们和谁算啊?”妇女说,“但是我老公说算了,省得吵,所以就算了吧。”
事实证明,“一路狂飙”也可能是白跑一趟,不过还好没有案件发生。“你们这么快就赶到了,真是太感谢了!”妇女临走前还连连道谢。
回到派出所,俞锦勇和楼智勇开玩笑说:“你真是我们的‘福星’啊,没有案件发生。”
时间:10月11日10:02
地点:唐先四村集市
结论:处警时要做好没饭吃的准备
“生意来了!”队员刚挂下110指挥中心打来的电话就叫嚷开了。早上10时02分,有人报警称在唐先四村集市一银行门口买东西时钱包被偷。
值班民警贾洪亮立即出发,开警车时的那股“狂飙”劲和大片里那些追歹徒的刑警还真是一模一样。
“她已经走了。”到现场时,贾Sir发现自己被“放了鸽子”——报警人已经离开了。“刚才一名妇女,在这个卖被套的摊前,你们见过吗?”贾Sir只能在附近挨个打听。有人说见过报警人,愿意帮警方去找找。
“银行那有个监控,也许能拍到她的样子。”一旁的队员提议。贾Sir立即找到了银行的职员,调取监控。
等待监控视频的时候,贾Sir和银行的保安员一聊才
发现,原来他也曾在派出所工作过十几年。“和百姓‘混熟’了,还怕以后工作开展不了吗?”我不禁感叹,基层派出所的民警不仅要会办案,还得会和群众聊天。
正说话时,热心的市民就把报警人给找回来了。“我刚才在买被套时,把钱包给小孩玩,后来就被人偷走了。”报警的是一个年轻妇女。
根据初步询问,贾Sir推测发案时间在上午9时10分至30分之间,他立即让银行职员协助调取监控,果然在这一时段拍摄到了受害者。
处警完毕,贾Sir急忙赶回派出所,在回程时他又接到电话,称在杏里村发现一名男子,躺倒在路边。
贾Sir对辖区的大街小巷十分熟悉,不到8分钟就在田边小道上找到了这名男子。我们还没走近,就闻到了男子身上浓浓的酒味儿——原来是喝醉了酒。
“醒一醒,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贾Sir拍了拍他。男子迷迷糊糊地坐了起来,一边胡言乱语一边比划,我们还真是一句都没听懂。贾Sir无奈一笑,“看来少说也喝了1斤(白酒)。”
这时,男子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贾Sir急忙接了过来,可是对方讲了一通外地话后就挂了。“你老婆叫什么名字?”贾Sir想联系他妻子,把他送回家。可男子又是一通糊涂话。
无计可施,这时贾Sir注意到男子穿着工作服,便问他在哪上班。“17……17号……”男子只是不停地重复着一个数字。“不会是工厂的门牌号吧?”贾Sir把男子带上警车,让他指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里的事情还没处理完,贾Sir又接到了另一个任务——唐先二村菜场附近有一起入室盗窃案。
还好男子还没完全迷糊,竟也能指出大致方向,到了工业区,我们都伸长脖子找起了“17号”,还真有一家门牌为17号的企业。民警将男子交给他妻子后,这次艰巨的任务总算圆满完成了。
“看来所里的午饭是吃不到了。”贾Sir一看时间,已经是11时16分了,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案发现场。
处理完入室盗窃案,已经是中午12时了,贾Sir在路边小摊上买了个饼递给我,“先随便吃点垫垫吧。”贾Sir说,“在外头处警,经常吃不上像样的饭。”
派出所民警正带领犯罪嫌疑人辨认现场,一名受害者向他反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