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艳华 近日,上百人领取了市卫校今年第二期月嫂培训班的初级结业证书。 “希望参加月嫂培训的市民逐年增多。今年学校将增设幼婴儿护理、老年人护理培训班,让目前已在岗、在职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为有意愿从事服务行业的市民创造二次就业机会。”市卫校吕老师说。 老人护理队伍留不住人 据悉,目前,我市常住人口57万人,60岁以上户籍人口为9.7万人,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的17%。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0家,其中公办9家,市级福利院1家,民办11家,总床位1795个,共有1000多位老人入住。而从事养老护理的人员共有100名,其中拥有养老护理员证书的40人,与科学配备比例10:1相差甚远。 “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不好、工作还累,老人护理队伍确实很难留住人。”市民政局社救科倪科长说,目前我市养老机构的护理从业人员,基本上以年龄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为主,她们以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为主,而只有少数人经过培训。 殊不知,养老护理作为社会护理,需要相关专业护理技能。现留在队伍里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员,相当一部分人缺乏专业护理技能,而且年轻人又不愿加入。因此,专业养老护理队伍建设困境也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凸显,已经成为社会养老的一大难点。 三年内培训百位专业护理员 “口腔、皮肤护理,翻身等一系列护理都需要专业知识。”市卫校校长孔琳巧说,老年护理人员缺乏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今年5月,省里出台《浙江省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学生入职奖补办法》(下简称《办法》),设立“入职奖”,其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养老服务和管理类专业毕业学生入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制,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工作。 该《办法》规定,在2013年至2015年内,凡是入职浙江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高校、专科(高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入职满5年,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奖。其中,大学生当护理员满5年,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奖,本科生奖励4万元,专科生奖励2.6万元,中职生奖励2.1万元。 同时《办法》还规定,奖补对象专业要对口,如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中医护理、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技术等中职专业,护理(老年护理方向)、康复治疗技术、家政服务与管理等高职专业,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此外,该类人员还需持有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且直接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 其实,新政未出台前,市卫校已连续七年走进福利院开展老人护理培训、走进社区普及护理知识;自三年前开始举办月嫂培训班以来,已培训了200多位专业月嫂。今年新政奖励措施出台后,该校还将增设老年护理、照料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并计划三年内培训100位专业护理员,为社会培养一批家政服务后备力量。 “新政出台,将对老年护理员紧缺现状有所改善。”倪科长说,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培训家政服务员,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挂证挂牌上岗。同时,计划今年在全市增设农村照料中心27家,实现40家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社区(村)各种资源,将712个行政村整合成300个农村社区,实现“多村一社区”的建设理念,实现“八个统一”服务,力争在2015年前,在300个农村社区建立1/3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