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其实素爱人才,对胡不凡写出论文获得大奖,为学校带来荣誉,是打心底里欢喜的。只不过他为人耿直,又深受穷男富女的影响,认为对男学员要严厉些,尤其是对有才华的男生更要高标准严要求。因此,常常责任重于关心,严格多于温馨,同学多觉得他可敬不可亲。朱熹恰恰相反,常以长者的慈爱善待学生,以智者的学识开导学生,使他成为最受欢迎的教授。因此,往往陈亮制定教学方案,朱熹出面谆谆传授。这两个拍档,天造地设,倒也融洽。学员们得名师教诲,无不学业精进获益匪浅。 学员们写论文出现的群羊效应,引起陈朱警觉。两人都是人中精英,所见略同,很快拿出方案,照例交由朱熹宣讲。诸位没听过朱熹的课,不知道大师讲课的精妙,168的学员可是如饕大餐大块朵颐。 朱熹讲课风格温婉,举重若轻,即便严格批评也是不疾不徐,神色舒缓。他指出本次论文居然有一半人写了我说什么什么之关系,纯属拾人牙慧,了无创意。向胡不凡同学学习是对的,但要学的是胡不凡为什么能独具慧眼写出这样的文章,而不是他怎么写。学习要掌握的是道,而不是技,得道者得大器,学技者得小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什么叫好文章,我给你们定个标准,三流文章堆砌文字,二流文章道德伪装,独抒性灵才是一流。至于模仿因循那叫习作,入不了流。你们自己对照一下,算是几流。 什么叫创新能力,也有标准,它包含记忆力、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四大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好比井底之蛙,目光短浅,识见简陋,思路狭窄,奢谈创新了。除了健康,人有四样东西最宝贵,知识、经验、想象力、创造力。知识教人如何认识事物,经验教人如何处理事物,想象力教人如何延伸事物,创造力教人如何改变事物。你们在这里学习,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 我的本意是希望你们之中能出几个大学问家,知识界领袖,学术界宗师。但你们的陈校长胸怀广大,更喜欢培养经邦济世的人才,穷则独善,达则兼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责尽力。所以,你们出去一般会仕途顺利、宏图大展,但我建议,无论以后你们能当多大的官,都要从现在起就有意识地习练一门技能。比如琴棋书画、学问医术,会让你们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受益终身。做官的风光是暂时的,退下来后人们就会把你遗忘。人退政息,迎新弃旧,这也是官场潜规则。而会一门技能,越老越见成就,越受欢迎,如老画家老中医气功大师国学大师,没有谁敢不尊敬的。远的如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文武全才,事功不小,曾任南京兵部尚书,享正部级待遇。但后人记得的不是他的官位,而是他的姚江之学,致良知之说。近的如你们永康的一些官员,或擅于丹青,或长于鉴赏,或精于太极,或乐于收藏,或工于摄影,退下来后依然高朋满座广受欢迎。而那些身无所长的官员,退下来闲得发慌,只有在家生闷气了。所以,人要有专长,人专则传,不可杂乱无章,广发而废。个中三昧,你们慢慢体会。 昔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七日,一悟成佛。我没那种天分,但也修炼了几百年,愿将一些感悟传告你们。 人的一生常吃三碗面,场面、情面、体面。谁没个场面要应酬,谁没个情面要买卖,谁没个体面要做做。就是国与国之间交往,也少不了吃这三碗面。但这三碗面是不可随随便便吃,更不能稀里糊涂吃的。至于怎样吃才是恰当,这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我传授你们四字真言,记住这四个字,好好体悟认真实践,可得受用一生。一个是尖字,一个是卡字,一个是斌字,一个是引字。尖能大能小,卡能上能下,斌能文能武,引能屈能伸。其中的道理不须我多说,相信你们都可领会。运用好这四个字,就能吃好三碗面,吃好三碗面,方能成大器矣。何谓大器,名士才情,英雄肝胆,圣贤学识,仙佛心肠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