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财富
3  4  
正阳:内部挖潜缓解成本压力
别特:让机器更聪明点 让工人更少点
世友地板十年质保 3·15 “给利最强音”
何必苦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3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何必苦等
——代《新春劳务市场
跟踪报道》结束语
2013-03-13

  ■ 金永和

  

  工人招不到,一些招聘人员便纷纷私下议论:“这些闲逛在劳务市场的人,可能钱还没有花光,一旦口袋里没钱了,他们或许就会去上班了。”然而,闲聊归闲聊,对人手需求嗷嗷待哺的企业还是撑不住呀。因此,一些企业主便要求招聘人员直接到火车站“接客”,只要看上去像外出打工模样的,一律截流“试问”。但据说,即使招工工作如此前移,他们也还是很少看到拎着大包小包的民工。

  今年春节后遇到的招工难,人们恐怕只能是亲临现场后才会有切肤体会。更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为难的是,即使把工人招了进来,做都还没做,要价却高得咋舌。“产品不能提价,一提就可能失去市场,但这么高的人力成本,生意怎么做啊?”做企业,如果人们真知情,“难”字就会脱口而出。

  然而,这是企业在叫苦,另一面呢?求职者也在叫苦。大的方面看,今年全国就业人数达到2500万,高校毕业生699万。不仅需要就业的人数再攀新高,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在加剧。许多求职者埋怨企业目光短浅,不是要求有多年的管理或操作经验,就是要求有一技之长。在众多诱人的岗位面前,他们也只能望而却步。要不,就去干非自己所学的、待遇相对偏低的如销售等工作。

  一边是大量求职者找不到“饭碗”,一边是招聘企业“找不到人”,这种情况已多年存在。究其原因,说来说去还是求职需求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要怪,还是得怪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培训跟不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中,我们高校的课程不能跟上,这是劳资双方对不上眼的根本所在。

  还是回归现实,眼下招工这么难怎么办?再苦等下去,一些企业真的没戏了。今天刊登的两篇报道,相关企业可以认真看一看。正阳公司是咬定“两个率先”,即设备和管理转型升级及产品更新换代,以此来腾笼换鸟减工减时增效,以缓解每年用工成本递增10%的压力。别特工贸的机器换人举措别开生面。它用的是“逆向技改”,即把工艺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明了化,让机器聪明点就行,用不着工人个个那么“聪明”,结果是企业再不需要那么多高工技工了,劳动力成本也降低了。

  其实,办法真的比困难多。招工难叫得再起劲,上帝也不会派人手来。现在,企业是真正到凭真本事真功夫吃饭的时候了,再去苦苦追问,再去苦苦等待,已消耗不起了,得赶紧在企业组织架构、机械设备转型升级、人力资源有效配备等领域“刮骨疗伤”。只有这样,一方面企业过多依赖人手的僵局才会打破;另一方面,企业又会吸引更多观众(求职者)的眼球,你好了你强了,谁不愿意追随你?到那时,挑精拣肥的可能就不是求职者了,而是企业。

  建立以现实为导向的劳资关系,是我们在今后相当时期内都不能懈怠的大问题。因此,本报在结束《新春劳务市场跟踪报道》的栏目后,依然还会关注劳资关系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3上一篇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财富 05 何必苦等 2013-3-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