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五峰·西津
3  4  
中缝
百“话”集(二)
乡下侬“归街”
优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百“话”集(二)
2013-02-20

  W

  品味永康话

  呆头话·坐裤话:永康侬指斥人傻气常骂“呆头坐裤”,说“你真呆头,裤啥(怎么)坐来葛赫(这样)重!”等等,可见“呆头”和“坐裤”是彻头彻尾的同义词,就是傻子。傻子所说的话不就是“傻话”吗?

  聪明话·手段话:机灵的饱含智慧的语言是聪明话。相比之下,手段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永康话里的手段是“能手”、“本领大”的意思,所以手段话中不仅有聪慧的特质,只怕还充斥着“机谋”呢。手段,也会带贬义,如“她太手段了!”

  死侬话·阴司话:两个“话”一个义。字面上虽然“死气沉沉”、“阴气逼人”,词义呢,却是充满机灵和滑稽(虽然有点不死不活、阴阳怪气),话里全是让人想不笑都难的幽默和诙谐。

  小俗话·私己话·床头话:旧时,永康乡间把“话语”叫做“俗话”,“说话”叫做“讲俗话”。小俗话,顾名思义就是不大的话语,不过,这个“不大”不是个子不大,而是声音不大。可见,小俗话就是窃窃私语的“私语”。如,“(会场上课堂里)勿要交头接耳讲小俗话”。当然,它也可引申为“背后数人”的私己话。私己话,就是不能公开的二三个人私下说说的或“体己”或“数人”的话。而“床头话”则是一种特定情境之下的私己话。永康话里不是有个“床头鬼迷扣(去)”的说法吗?一般就是指男人(尤其是有权势的)被女人(妻妾、情人)在枕席之间用花言巧语迷惑了。这床头话的厉害可想而知。

  吉利话·罪孽话:吉利话多指祝颂之言,就是那些预祝吉利的好话。罪孽话一般指那些让人含冤受屈甚至遭罪的“俗话”,冤枉好人的话儿就是典型的罪孽话。

  啰嗦话·混账话:啰嗦话的啰嗦,一般是指:1.不简明;2.纠缠不清。而混账话就不这么平淡了,那是一种有点无理甚至有点无耻的话。

  朝天话·朝南话·癫侬话:不负责任、无担当却冠冕堂皇的话叫朝天话。朝南话,是某个格子里的“朝天话”;它也不用担当责任,还总是“正确”的代表;打的是“官腔”,是不一定为“大侬”的大侬话。癫侬话虽然有时也可“朝天”、“朝南”,但那是偶然和碰巧,归根结底,它就是一种疯子的胡话。此话,虽可直指疯子的真疯话,但更多的是用来比喻那些正常人的放弃理智的东拉西扯的没了分寸的话语。

  念花话·依侬话:也许,此前所有“带话的词”都是名词,但这两个却不。念花话,就是讲昏话说糊话,是不是动词?依侬话也常说作“听侬讲”,则是“顺从人的意愿”,大约是个形容词吧?

  永康话·东阳话·上海话·北京话·中国话·美国话……一组谁也不知其数的带“话”名词,也许是一个无极限系列吧。

  官话:1.旧指各地通行的语言(如普通话、北方话),永康民间还有个“学官话”的小故事呢。2.即现时之所谓官腔。

  白话:1.空口讲白话中的“白话”,即空话。2.旧指“闲话”、“闲故事”、“大话柄”之类。所谓听白话,则指听此类话题。

  土话·洋话:方言·外国话。

  粗话·细话:下流话·斯文话。

  骚话·野话:都是粗话。骚者,似乎更具下流淫秽之意吧。

  ■话·■话:■ (音Pié)与■ (音jiáo),分别为女阴男阳,即如屄与屌。■ 话(先声明一下,这里是就事论事,决无半点轻视女性的意思),以女阴命名的话,肯定不是好话,而且还是较广义的孬话,比如荒唐的没用的虚假的恼人的恶心的等等,全可归入此话。■话,也常说作“■腔谈”。也许是旧时男权主义的影响吧,“■话”的地位可比■话高多了。“■话勿相信,我便要试试嘛”中的“  ■话勿相信”约等于另一句永康话:“三个勿相信”,实质是颇不相信人家的一套,对自己的一套却满怀希望和信心。再看一下另一个例句,“■话格,他是无论怎么弄弄都赚来归格!”看来,这男子汉的“话”并不含多少贬义,似乎还有点实、有点重、有点奇。它们不是轻飘飘虚扒扒的空话大话,更不是傻里傻气流里流气的两百五话滚头■话。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话呢?大约是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吧。

  乌话·亮话:两个玩笑“话”。例如,甲:两个侬灯也勿点,墨墨乌格,讲乌话啊?乙:(开灯)亮了,开始讲亮话。

  大(驮)话:1.故事、传奇之类。2.空话。

  笑话:1.惹人笑的小故事。2.耻笑、讥笑或被人耻笑的事情。例:1.让人笑话了。2.这事都成笑话了。

  贼话:也是一种假话,只是它饱含贼性罢了。

  酒话:醉话。

  ■话:没志气、不振作、没用场的话。例:■侬讲■话。(■侬,软弱无能者。■,音sóng。

  俗话:见“小俗话”条。

  绽话:这个“绽”(念zhài),是带着责备的讽刺,如“勿要绽她了”。“绽话”,就是这种话。

  癫话:即癫侬话、疯话。

  直话·屈话:直话,见“驼背讲直话”。屈话,它是直话的衍生词,意思与直话背道而驰。屈,弯曲,土音念kuó。

  花话:糊涂话。例:念花话了,快不行了(指人在弥留之际)。

  反话·硬话·软话·昏话·侬话·鬼话·屁话·假话·真话·古话·闲话·空话·气话……一群极浅显极俚俗的“话”,全是率真无饰的名词。

  讲话·听话·传话·学话:它们一般作动词。讲话,谁都懂。听话,①听人讲话。②服从、依顺(作形容词)。传话与学话都是转述别人说的话,但用法上有一定差别:传话较客观、平淡;学话常常是主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学话也叫“学白”。

  多话·念话:两形容词。多话,常用来指责人说那些不必要说不应该说的话,如,“你真多话,讨厌!”说的还是“话”。而“念话”却不一定,它往往用来形容行为的荒唐,如,“真格念话摆(了),你啥(怎么)好固赫(这样)做?”

  俗话言语·俗话俚经·大话柄·自念话应·话蒲篓……这是一群另类的带“话”语词,特点是“话”字都不在词尾。俗话言语和俗话俚经还是明指“话语”,后者加了“俚经”,则稍减了那话语的尊严。例如,“想不到她还有那么多的俗话俚经!”“大话柄”说的仍是“大话”(故事),一个“柄”字更显见了民间故事的俚俗与有趣。“自念话应”即是自言自语,是动词吧?只是有时候让人觉得它有点神经质。“话蒲篓”呢,却是名词,指的是人;那人成了装“话”的大蒲篓,喻得也真够形象的。这样的人,“话”能不多么?

  至此,“百‘话’集”大约可以收尾了。因为这一一走来的“话”们确实已让我们领略了永康话蕴含的极丰富的民间生活、极丰富的百姓感情,还有极精彩的语言艺术和人生智慧。但是,我还是想节外生枝再说几句,因为有一种不带“话”的永康“话”让我丢不下。

  永康话里有一个词叫“腔谈”,它就是表现形式不同的“话”。如,“那些腔谈真难听”就是那些话真难听。有时候“腔谈”拆开了用,一个“腔”一个“谈”就成了两个“话”。如,开口腔、笨头腔、猧子腔、死侬腔……它们和上角腔下角腔之类不同,除了指说话的声调、语气之外,还常常代表“那种话”。如“笨头腔”,除了瓮声瓮气之外,更要代表的是“两百五气”的话。如,“他呀,笨头腔真多!”猧子腔即是猧蛮话,死侬腔即是死侬话。“谈”呢,也一样。如空谈、多谈、接谈、文谈、野文谈等,都可理解成“×话”,就是空话、多话、接(过来说)话、俗话、流气诱笑的话等。像“腔”、“谈”这样的隐形之“话”的存在,实在是永康话的一种独特风光。

  那么,除此之外可还有?当然还有,如以“白”代“话”的:讲白(说话)、勿讲白(有怨隙而相互不说话)、对白、搭白……又如以嘴代话的:多嘴、接嘴、应嘴、骗侬嘴、问(念磨)嘴(也说“问口”)……

  以上节外之枝,可为“百‘话’集”之余韵。

  也许,几蓬节外的碧枝翠叶又让我们体会到了永康话的别样风情了吧?你不因此更感到永康话的丰富多彩么?

3上一篇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五峰·西津 14 百“话”集(二) 2013-2-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