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宏达 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多方要求,目的明确,一是城镇化可以激发农村的消费水平,增加投资,对促进经济大有作用,二是城镇化亦为实现小康的一种途径,是农民多年的热切期盼。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的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前不久,我省公布了几个重点城镇,争取建立“撤镇设市”试点,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改革亮点。 我市虽然是工业大市,但农村人口仍然占全市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新型城镇化不光要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更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那么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就是其中不可欠缺的一环。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就要求我们切实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是一项关乎社会康宁的民生工程,我市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建立起相应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西新区坚持政府主导与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筹资和待遇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逐步完善与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的衔接,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就要求我们积极解决困难群众诉求。一个健康成熟的社会形态应当是充满人道和温情的。当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更多关注社会弱势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权利,提高生活水平,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城西新区会同民政、慈善等机构,要严把审核关,确保专款专用,帮扶物资真正落实到困难群体,并实现动态帮扶。同时,加大农村就业困难群体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收入;积极配合国家的农村医疗改革,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就要求我们及时处理劳资纠纷案件。调处好劳资纠纷案件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基础,和谐的劳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奠基石。只有良好的劳资关系,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才能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要及时调处劳资纠纷案件,让农民工吃下定心丸,同时又要积极劝导农民工树立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减少员工流动的随意性,确保企业利益不受太大损害。 应当说,我市的城镇化还是有良好基础的,只要我们把握好新型城镇化的方向,抓住发展的机遇,相信农村的面貌必将得到相应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升,而社会保障工作的完善亦为推进城镇化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 城西新区经济发展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