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我们永康这座小城市里就发生了一件温暖人心的好事,这件事情或许可以带给我们更多思考,当然,首先可以加入到这些爱心的年轻人当中去,先行动起来。
本月16日晚,一位名叫“此地无莹honey”的微博网友在高镇商业区散步,路过巴黎商街麦浪KTV对面的一间超市时,发现了一个70多岁的老阿公打着地铺街边的一个超市门前。寒风凛冽,老人家只裹着一层破旧的棉被,满头白发的沧桑老人在寒风中的无助感一下子触动到这位具有爱心的网友。她马上上前去要拿点钱给老人家,令人惊讶的是,老人家居然婉言谢绝了她的捐助。
“当时还下了点雨,天气很阴冷,我想也许他是饿了,所以走过去问他是不是没吃晚饭。”“此地无莹honey”走到老人身边掏出钱包,她本想看看包里有没有钱能买点吃的。
老人看到“此地无莹honey”掏出钱包后,反倒说,“姑娘,不要掏钱包了,我钱够用的,天凉,回家吧。”
听到阿公这么一说,“此地无莹honey”心头一震,她觉得这个老人很善良,也很可怜。“阿公,我这里也只是一些零钱,我只是想出自己的一点力,想帮帮你。”
“此地无莹honey”把自己钱包里的所有钱都给了,她还和老人聊起了他的身世。
这位流浪的老人名叫韩玉善,是河南省永城县人,今年73岁。他说自己的儿子几年前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还欠下了四万多的债。他有两个孙子,一个23岁,另一个19岁,两人因父亲去世双双辍学,开始外出打工还债。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老人选择外出乞讨。
老人年纪大了,再加上最近永城的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他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老人家说,“马上要过年了,我很想回家,虽然路费已经凑得差不多了,但回家以后家里没有水没有电,也不知道怎么生活。”
在听完阿公讲诉自己的身世后,网友“此地无莹honey”心中的悲悯越发强烈,当即,她就把这件事发表在了个人的微博上,微博上是这样写的“老人还告诉我他打算回乡过年,路费已经凑得差不多了,很快就可以回去,如今他露宿巴黎商街菜场对面的商铺屋檐下,大家如果看到,能帮就帮吧!”并@了几位网友,其中就包括了我们《永康一周》的官方微博。
“我本来是希望有路人看到阿公后能顺便帮助他一下,没想到微博发出去后,很多人转发了。”“此地无莹honey”说。
更令人感动的是,微博发出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不少好心市民到现场找到了这位老人家,并向他伸出了援手。一个叫“公孙陌”的网友看到了这条微博,他马上开车去找这位老人。
微博网友“公孙陌”找到老人的时候,已经有一位叫“方小钉”的微博网友来看过老人家。“我到的时候,“方小钉”已经给了阿公一些零钱,因为阿公一直坚持不肯多收,他对我们说,收多了,他受不起。”网友“公孙陌”回忆道。
为了让阿公能收下自己的钱,“公孙陌”还特意去换了些零钱。
与此同时,“公孙陌”还帮忙联系了老人的家人。“阿公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有三个号码,前两个是他孙子的,但是打不通,老人有些失望,当第三个电话接通时,我看到他有些激动。”
“公孙陌”把手机递给老人,可对方并没有多说,只是叫老人赶快回家。“阿公接着电话已经开始流泪,我就和电话那头的人说,我就住在附近,如果要找阿公可以联系我,对方答应了。”“公孙陌”这才挂了电话。
16日当晚,“此地无莹honey”发出第一条救助微博后,就迅速在本地的微博群体中传播开来,微博网友们纷纷转发跟帖,不少年轻人更是连夜找到了这位老人家,送上棉衣、食物等等。
第二天,“此地无莹honey”发的微博已经被转发了上百条,很多网友为韩玉善老人送去了温暖。随后,一些微博网友又号召大家继续加大对这些城市流浪者送温暖活动。
17日晚上19时,一支由20多名网友志愿者组成的送温暖队伍,准备了被子、食物等物资,兵分多路,开始在永城寻找和帮助流浪者,为这些弱势群体送去冬日里的温暖。
在紫薇桥下的桥洞里,一位名叫徐朝国的拾荒者是一个受到志愿者们的帮助的人。“他当时说饿,我们给了他两碗粥,一下子就喝完了。”微博网友“-小虎牙-”说。徐朝国说他最想要的是一只高压锅,因为和他一起住在桥洞里的还有三个人,如果今年大家都在这里过年的话,可以用高压锅煮点东西吃。
还有一位住在望春桥下的流浪人士也接受了帮助,他领到了一床被子。“我其实平时也去打工,一有活干我就上,但是我的身份证丢了,不知道怎么补,我现在最想要的是办回身份证,好去找一份稳定点的工作。”这位流浪人士说。
17日晚上的送温暖活动,志愿者们一共登记了18位流浪人士的相关信息,送出了4床被子和25碗粥。另据志愿者统计,流浪人士在这个冬天最需要的东西是一双耐磨、保暖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