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娉婷 通讯员 胡永丽 五十多岁,身高一米七八,戴着一副眼镜,斯文的装束,就是这样一名自称“教授”的山东汉子,到永康参加了一次门博会后,悟出了“赚钱”门道,先后以“订门”为由,在永武缙三地忽悠了六七十家企业,骗吃骗喝骗住,滋润了一阵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这些老板不会在乎这些小钱”。16日,当他再次来到武义行骗时,终于撞到了枪口上。 化身采购员佯装牵线人 事情要追溯到8月4日那天下午,自称是山东烟台某建材公司的采购经理王某给城西新区某门企的徐某打了一通电话,说是烟台老城改造,需要采购300樘不锈钢门。徐某立马安排驾驶员,将所谓的王总接到了公司办公室。两人进行了进一步洽谈,王某表现得很爽快,说回烟台后就尽快下单。 当时,徐某的办公桌上摆放着绿化工程方面的宣传册,王某询问起徐某是否还做绿化工程生意,他跟烟台某园林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刘董”很熟,可以帮忙牵线搭桥。 徐某想,今年门业生意难做,正好可以借助绿化工程打开市场。 8月11日,王某再次来电,说绿化工程方面的采购已和“刘董”提过,但需要6000元的应酬花销,徐某信以为真,将钱汇了过去。 “其实钱汇出去时,我心里也没底。9月17日,我还专程坐飞机到烟台,想实地察看一下工程。”徐某说,当天王某带着他在旧城改造处和某园林工程外转了一圈。 徐某还特意去买了一些高档礼品,准备送给“刘董”。但酒足饭饱之后,王某表示他已喝多,不宜以这样的状态去见人。直到最后,徐某还是没能见到“刘董”。临行前,徐某将价值1万多元的礼品委托给王某转交给“刘董”。 10月10日,王某又打来电话,说是还要给“刘董”送礼,于是徐某又汇去了1万元。11月11日,他说晚上要请“刘董”吃饭,徐某又一次汇了5000元。 “在那之后,王某手机一直提示处于关机状态。于是,我请烟台朋友打听了王某其人,对方说他早不在建材公司干了。我感觉可能被骗了,于是向派出所报了案。”徐某说。 已骗了六七十家门企 据了解,其实王某早年确实在烟台某建材公司就职,后来公司解散,他就成了无业人员。被抓获后,据他交代,因为在建材行业干过,知道业内规矩行情,只要是上门谈买卖的客户,不管如何,老板都会像对贵宾一样招待。去年5月份时,他来了一趟永康,收集了很多门业公司资料,然后开始给一个个老板打电话,佯装要采购大批量的门。 正如他所料,很多老板都招待得很好,安排高档食宿,送上千元的土特产、纪念品,甚至还会给点辛苦费。即使最后“生意”谈不成,也不会向他要回财物。就这样,王某在永武缙去了六七十家门企,基本上是蹭点吃喝住宿,而金额最大的就要属徐某了,前后总共被骗了3万多元。 现在王某因涉嫌诈骗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警方希望有上过当的老板们能提供线索,协助破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