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支若愚 13日上午,花街镇项宅村橘农项喜宣的橘园一片忙碌,职技校老师采摘的采摘,挑担的挑担,捧箱的捧箱。项喜宣将刚采摘下来的橘子过秤,一箱箱叠上拖拉机,忙得直淌汗。“差不多有2吨,万把元收入,真帮我的大忙了。”项喜宣高兴地说。 项喜宣忙着装货,老师们从山里搬运出最后一批橘子。 采摘橘子前先上一堂农技课 装橘子的纸箱是前几天赶制的,项喜宣给自家的橘子取名为 “水仙洞蜜橘”,印在箱子上了。“这橘子真的很甜。”尝着橘子的老师们说。 为了帮这位橘农解决点困难,他们已经计划一个星期。“老师们‘十一’长假后回学校,看到了报道。我们的学生多来自农村,输向企业,学校除了和企业联系较多,帮扶农民的活动开展得也比较多。我们正好准备搞个支农活动,就和他联系上了。”职技校副校长夏其明说。 采摘橘子有不少学问,如果不用剪刀,胡乱折枝很容易造成以后减产。学校为此请有经验的老师上了一堂农技课,专门培训如何采摘。 半个月来 上山采橘客七八十批 这次活动召集了全校100来位党员和教工团员。“我们早上7点半在学校集中,8点出发,如果像往常一样周五晚上回西溪的话,肯定来不及。”几位家在乡下的老师为这次活动调整了周末计划。 “活动本身很有意义,干干农活,呼吸一下山里新鲜的空气,赏赏秋景也很不错。”老师们说。 项喜宣说,这半个月来,找到山里来买橘子的客人已经有七八十批,除了职技校,华联商厦和一所幼儿园也曾组团来采摘,总共已经卖了10来吨。大家的热心帮助让他特别感动。 他统计了一下,现在已销的橘子只是总产量的1/5,还有40来吨橘子挂在枝头,希望有更多的热心市民来采摘。眼看着橘子熟透,项喜宣也在努力寻找批发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