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摄影 朱青恒 人们印象中的永康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有着蓬勃发展的五金产业经济。永康其实也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 永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有胡公庙、徐震二公祠、春秋铸剑、汉造弩机、唐铸铜铳等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当地文化及传统技艺。自然景观除了人们熟悉的白云山、五指岩、方岩等知名景点之外,更有在开发中如盘龙谷、虎踞峡这样让游人融入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盘龙谷,很多热衷于游览山水的永康人已去过多回。虎踞峡,由于目前尚在开发建设中,所以知情人大多也是只知其名,不见其形。 虎踞峡,原名叫九鉴峡,有永康“小九寨”的美称。北至塘头村农田区,南至缙云界,西至盘龙谷农业观光区,东部山体至新规划铁路线,总占地面积约705公顷。距市区仅15公里,距东永高速前仓镇新店高速出口仅5公里。同时,金丽温高速、台金高速、金温铁路、330国道穿境而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之前,也听人说过,虎踞峡内的景色多么秀丽,却没能亲眼所见。近日有幸进虎踞峡游赏,一睹人家所说的美景。 初入虎踞峡,所见山体披满翠绿,鸟啼虫鸣“扑面而来”。往前走,首先映入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沿溪一个紧挨一个的碧蓝色山潭,和数个落差各异的瀑布。潭水清澈透底,静如镜子,瀑布跌宕起伏,动如云翻,若从高处俯看峡谷必定如同一串翡翠镶嵌在天地间。 峡谷一分为二,西峡已被开发为将来注定热闹非凡的水上游乐园,现还在装修中。东峡则是在保持峡谷的原貌上做足了文章,让游人领略当地的自然风光。 美景看不完,一步三观地步入东侧的峡谷。峡谷内,除了“哗哗”响彻不绝的山泉之外,峡谷两侧的巨石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形之怪,有的像马,有的像虎,有的像龙,千奇百怪,变化万端,或隐或显于树木花草之中极具视觉效果。 再往前走,无意间竟在山溪边上有了惊奇的发现。大面积中间下凹的柱体石臼地质景观,“这里原先是一片冰川,后来冰川融化,融水的作用,形成了一个个冰臼。”当地的人跟我们介绍说。因其形有似于某些动物的“脚掌印”,对此还有多个美丽的传说版本,有说是仙人路过留下来的脚印。一些冰臼形状像极了虎掌,“虎踞峡”也因此而得名。 峡谷内树木茂盛,归功于多年的封山育林。其植被受谷内气温、光射的影响,按灌木林、阔叶林、针叶林的顺序生长着。尤其是峡谷两侧生长在悬崖上的阔叶林与裸露的陡岩相互衬托,色彩丰富,美不胜收。 谷中有杉树林更有竹林,虽说我看到的只有一小片,但听当地人说,在峡谷尾段有着成片的竹林,面积100余亩,其中的很多竹子胸径达10厘米以上,主要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坡上,层峦叠翠,郁郁葱葱,山风吹来,竹海绿浪起伏,气势非凡。 峡谷内的道路都已经铺上了青石板,几个地方盖起了供 人休憩的凉棚。虎踞峡的开发者是位名叫张和宝的企业家,“虎踞峡的开发是从2009年4月19日开始的,现已完成一期工程。景区建成后,估计每日最多可接待游客万余人,年平均待客量近期为30万,中期为50万。到时虎踞峡将会成为我省第一个混合型的旅游景点。”他说。 说到对自然景观的开发,不管何地,是公是私,都存在着同样的一个弊病,在开发时,添置上去的各种必需设施与其自然景观格格不入,让人一见便是强加上去的,于是无意中把当地本来的自然环境给破坏了。 但在虎踞峡内,这一弊病却不显著。那石栏,那凉亭,虽知道是后天人为,却有一种融入自然,浑然天成的感觉。 “这和我平日里喜欢画画和雕塑有一定的关系吧。”当张总说起他是如何把握这一点时,他自信地说,“在开发虎踞峡的时候,我心中便有了一个整体的观念,在开发东侧的这条峡谷时,追求的就是回归远古融入自然的风格,所以在添置旅游必需设施的时候,也力求这些设施向远古这一风格靠拢。没达到要求的话就重新做,真的不行就自己亲自上,谁叫自己是泥水匠出身呢。” 谈到开发自然景区的另一大问题——景点今后的保护时,作为虎踞峡开发者的张和宝有着自己的打算:开发虎踞峡,亦保护虎踞峡。“在虎踞峡开放后,我们一定会限制游客人数,使之符合虎踞峡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使虎踞峡真正长久地成为永康人真正亲近大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随着永康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永康企业家在自身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投身到旅游、开发旅游景点这一行业当中来,在自身精神文化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为他人营建了一个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好去处。相信不久的将来,永康不仅会以五金工业的特色,更会以一个旅游强市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