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情感
3  4  
房源信息
马正祖和他的三个“阿婶”
学画女生
立志传递爱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马正祖和他的三个“阿婶”
2012-07-25

  ■记者 周灵芝

  面对陌生人,从人家警惕防范的“骗子”到难得“好人”,要多长时间?要多少行动?普通拖拉机手马正祖用朴素的行动赢得了几位“阿婶”和她们亲人的信任,演绎了人间“大爱”。

  一年前马正祖第一次到家住邵塘村邵小芬老人家时,她的儿子和儿媳提醒老人注意防“骗子”。一年后,马正祖再到老人家中,已是座上宾,老人的儿子马金锁和儿媳吕香飞连夸他是难得的好人。一年的时间,马正祖从一个“骗子”变成了一个难得的好人,这其中有何原因?

  遇到了难得的好人

  “阿婶,我给你带药来了。”12日早晨, 82岁的邵小芬坐在屋内就听到了门外亲切的叫喊声。陪在老人身边闲聊的儿子马金锁赶紧起身迎了出去。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老人的侄子来了,可左邻左舍都知道这位“汉子”与老人非亲非故。来人正是一年前被老人儿子儿媳列入“黑名单”的马正祖,而今马金锁与马正祖就像多年的好友。

  “阿婶,你的脚好点没有?我今天特地到八字墙去问药了,给你带来了两盒,你先试试,有效果我再去买。如果没效果,咱再到别处瞧瞧。”马正祖一进屋,屁股还没坐下就赶紧将两盒药递到老人手中。

  老人拿过药,开心地吩咐儿媳给马正祖倒杯水,关心地询问:“你怎么又来看我了?生意不好吗?我挺好的,别经常来看我,太浪费时间浪费油了,这药多少钱?”

  满脸笑意的马正祖听了这话立马就不乐意了,说道:“阿婶,什么钱不钱的,吃了有效果咱就买,我不富裕,可我也不相差几盒药的钱。你是长辈,孝顺你还不是应该?”

  随叫随到不收费

  一年前,邵小芬从没想过无意中认识的马正祖会变成“亲人”。2011年12月,邵小芬到妇保院附近参加活动,当时马正祖也在,因为马正祖姓马,她儿子也姓马,聊起来就觉得特别亲。言谈举止间,马正祖对老人特别照顾,更加深了她对马正祖的印象,当天活动结束,老人就把自己的住址告诉了他。

  两个星期过去了,邵小芬因身体不适没能按时参加活动。没想到马正祖拎着牛奶、水果按她留下的地址找上门了。“当时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一个非亲非故的人怎么就对我这么上心。”

  “得知我病了,马正祖赶紧拉着我到医院。”邵小芬介绍,她大儿子平日工作很忙,小儿子马金锁又是残疾人,想上趟医院都不容易。从此以后,只要她有个头疼脑热的准会打电话给马正祖,马正祖也不厌其烦地随叫随到,不收任何费用。

  “不收任何费用?”马金锁说,当他第一次听母亲谈起马正祖热心帮忙的事,脑子里就浮现出“骗子”两字。他老婆听说后也提醒婆婆要注意防范,并劝婆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还举了一些老人轻信别人被骗钱财方面的例子。

  吕香飞还特意去了解了一下马正祖的资料:马正祖家住城西新区后金龙村,今年56岁,有两个儿子,平日靠开拖拉机帮人运黄沙砖块为生,妻子在家务农。

  真诚让人交心

  “我感冒发烧了,儿子行动不便,你能来一下吗?”老人又一次拨通了马正祖的电话。冬天的夜晚气温很低,马金锁急得团团转,担心天冷马正祖不来。没想到,半小时后,马正祖出现在了他家门口。到医院后,马正祖跑前跑后,帮着挂号拿药,等老人挂好点滴送回家已经是凌晨。马金锁和妻子心里过意不去,拿了张百元大钞想感谢他。

  “你这不是骂我吗?帮助自己的阿婶还有收钱的道理?太小看人了。明天干完活我还来载我婶子打针。”马正祖扔下话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下,马金锁和妻子愣了。躺在床上,两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自己太小瞧人了。想起以前马正祖上门,对他不冷不热的态度,夫妻俩都觉得该好好向他道歉。

  吕香飞说,第二天马正祖如约而至。她和老公真心向马正祖道歉,还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想法,没想到马正祖一点也没生气,反而安慰夫妻俩:“正常,现在骗子多,提高警惕应该的。”

  从此以后,马正祖运砖经过邵塘村,有时是特意拐到邵塘探望。逢年过节,那肯定是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今年春节前,马正祖家杀猪,他赶紧割了二刀给老人送来。老人似乎也习惯了马正祖的到来,隔一段时间要是见不着他,就想打个电话去问问他身体是否好?嘱咐他开车要小心。

  邵小芬说,有时候她也感觉自己挺矛盾,看不见马正祖吧觉得心里挂念,他要是常常来看望自己吧,又担心他生意不好,来去又花油费。

  另一个“阿婶”成了朋友

  说起马正祖,邵小芬的话匣子就关不上。邵小芬说,以前一直觉得马正祖是因为与她儿子同姓马,所以才对她特别照顾,后来才知道马正祖对老人都好。

  邵小芬介绍,去年她脚疼,马正祖用拖拉机载她到八字墙去“寻医”。而“医生”已90高龄,马正祖称呼老人为“阿婶”。

  后来老人告诉邵小芬,她与马正祖非亲非故,也是无意中认识的。从此,马正祖像她亲人一般,隔三差五前去看望。前几年她腿疼,马正祖用拖拉机载她四处求医问药。眼下腿疼好多了,又能行走了。这些年,马正祖买药、送生活用品,从未间断。

  “她信基督,总想到妇保院的基督堂参加活动,所以正祖隔一段时间就开着拖拉机把老人接到城区,活动结束又开着拖拉机把老人送回家。马正祖还常让我们在一起聊天解闷。” 邵小芬说,现在她和马正祖介绍认识的91岁的老人成了朋友,不过不知道具体姓名,平日她称呼老人为金娇(音)。

  “马正祖还在前仓镇塘头村认了一个‘干娘’。”邵小芬非让马正祖自个说说,老人的要求他不好意思拒绝,他慢慢说起了认“干娘”的经过。

  一个没认成功的“干娘”

  

  马正祖说,他从来没有认过塘头村的这位老人为“干娘”,因为没举行过仪式,平日他称呼老人为“阿婶”。不过老人却一直把他当干儿子,塘头村不少人知道这事,只要他一进村立刻有人说:“阿凤(同音)的干儿子又来看她了。”

  虽然与老人认识已经10余年了,可马正祖却一直不知道老人叫什么名字,只听塘头村的老人叫她“阿凤”。马正祖介绍,10年前夏天的一个下午,他到丽州商城附近买馒头,感觉头晕胸闷,当时一位老人在店里当帮工,帮忙他“挑痧”。

  “挑痧”过后,马正祖想谢谢老人,可细看老人觉得她有心事。询问之下才得知老人有晕车症,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因为换了新工作,怕家里人到老地方找她而担心,就特别想回趟家。了解情况后,马正祖立刻开着拖拉机将老人送回了塘头村。这次,老人就认定了他这个“干儿子”。

  “既然别人要认我当干儿子了,我肯定要尽一点责任。”马正祖说,此后,他隔三差五就去看望老人,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他也没给老人买什么贵重礼物,只是偶尔买几个肉麦饼或几个肉包,有时买几斤肉去探望,就像看望自己母亲一样。前几年,老人家里种着水稻,他就趁送砖块到附近村的空闲,帮老人割稻。

  家人支持是最大动力

  “贴钱、贴力、贴时间地帮助别人,你家人没意见吗?”老人们担心因为自个而影响了马正祖的生活。说起家人,马正祖的精神就来了。他说,春节给邵小芬送的猪肉就是他老婆准备的,一共准备了三份,三位老人每人一份。

  马正祖介绍,他的妻子是位心地善良的人,每次老人有事给他打电话,哪怕是晚上,妻子也会让他赶紧起床。平日里家里种的菜,妻子也会一袋袋地装好,让他拿给老人尝尝,其实真正的好人是他的妻子。

  两个儿子也很乖,对父母做的事从不阻止。马正祖说,儿子常对他讲:“爸爸,我们家里虽然没什么钱,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可以的,举手之劳能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情感 10 马正祖和他的三个“阿婶” 2012-7-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