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鸣 实习生 何吕奕 本报讯 “放暑假后,你就经常到这里看书吗?这里是不是每天都开门?” “每天都开的,我经常过来借书看的。” “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呢?” “我喜欢那些励志、提升自身修养类的书籍。” 24日,市长徐华水走进花街镇大支村的农家书屋,和花街初中学生杨蒙亭亲切地攀谈开来。 “这些公共服务设施运行情况如何,是不是真正起到便民惠民的作用,要多听听村民的真心话。”当日,市领导徐华水、卢群星、戴翀前往花街镇,就农家书屋、村邮站、村卫生室的相关情况展开实地查访。 在大支村农家书屋,徐华水还仔细询问管理员藏书数量、每天都有多少村民看书等情况。他叮嘱要多向村民询问对哪类书籍感兴趣,以便及时增加或更新。 近两年,我市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的建设原则,结合农村文化中心、文化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至今年6月底,我市已基本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 大支村、双溪村等村的服务中心整合了村办公楼、村卫生室和农家书屋,使大伙不出村便能享受到贴心服务。徐华水充分肯定道:“既整合了资源,又提供了服务,这种模式可以进行推广。” 在倪宅村,位于社区服务中心内的农家书屋大门紧锁。徐华水见状不由皱起眉头:“书屋既然设立,就要着眼于应用。特别是眼下正值暑假,可以让孩子们进来看看书、乘乘凉。” “以前存取款都要托人到镇里或城里,现在几步路就可以取到钱了!”在八字墙村村邮站,陈仙华阿婆正排队取款,老人笑眯眯地说:“的确是方便多了!” 据悉,近几年,我市不断加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全市已完成行政村村邮站建设任务,其中三类站73个、二类站214个、一类站284个。此外,自2010年以来,我市财政补助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资金达998万元,补助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办公设备资金达到228.7万元。目前已完成建设147家,46家正在建设中。 徐华水一行每到一处,都向村民们仔细了解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行、管理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一些村民建议:“这些服务点的确方便了大家办事,希望能更多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和服务,千万别‘中看不中用’。” 徐华水指出,永康60%是农民,大家要切实围绕省“两富”精神,不断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地推进工作。要真正做到便民、利民。要从方便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在上级要求和百姓的需求之间寻找结合点,积极整合力量、资金、场地等各种资源,以点带面开展建设,寻求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