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民情
3  4  
商务信息
门前塘太脏太臭不敢回家住
30万元货单一张没少
两男子夜入外语培训中心泼油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门前塘太脏太臭不敢回家住
● 有些人把塑料袋、泡沫饭盒、厨房垃圾都往池塘里扔
● 上游渠道堵死后池塘成了“死水潭”
● 村里想再次进行池塘清理,但苦于没钱
2012-06-05

  ■记者 应艳

  这口池塘连着黄雾村的田畈,前些年春天里还有人过来钓黄鳝,现在不见人影。池塘里长满了绿藻,人没走近池塘就闻到一股臭气。现在气温还不算高,等到六月夏天,老远就闻到臭味,人在房间里都呆不住。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挤在丈人家居住。

  家门口是一口大池塘,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市民俞先生却为此很苦恼,因为池塘实在太脏太臭,他有家不敢住,挤在丈人家快一年了。上月31日,江南街道湖西村沈宅自然村的俞先生向记者诉苦。

  俞先生家的四层半楼房正对着一口二三亩水面的池塘。前几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进行过池塘清理,村里也发了垃圾桶。可垃圾清运不及时,估计村里也因为没什么资金,管理不到位,一些人把塑料袋、泡沫饭盒、厨房垃圾都往池塘里扔,这口池塘又变脏了。这口池塘连着黄雾村的田畈,前些年春天里还有人过来钓黄鳝,现在不见人影。池塘里长满了绿藻,人没走近池塘就闻到一股臭气。现在气温还不算高,等到六月夏天,老远就闻到臭味,人在房间里都呆不住。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挤在丈人家居住。

  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了居住在沈宅村另一口大池塘——大塘边上的湖西村党支部副书记沈跃华。大塘比俞先生家门口的前塘面积更大,同样漂浮着不少垃圾,但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多绿藻,臭味也没有那么明显。

  沈跃华解释,村里四五年前进行过池塘清理,那时水质曾变干净一点。现在池塘变得如此之脏,主要是村集体经济无收入,没有长效保洁机制,如果村里有保洁员天天清理,就不会这样了。沈宅村常住人口仅300来人,外来租住人员达六七百人,这些人以收破烂为主,尤其是白堪下村进行清理后,村里收破烂的人更多了。这给村里的卫生工作带来难处。

  俞先生说,其实这水塘以前主要是以消防用途为主,可现在都有消防栓了,还有必要非留着吗?实在不行,可以填掉搞个活动场所啥的。 

  他挤在丈人家住也不是长久之计,何况他自己的父母年纪也大了,需要他搬回来住在一起,方便照顾。

  沈跃华说,池塘不经批准是不能随意填埋的,何况还有消防作用。村里也正在考虑再次进行池塘清理,但是村里没钱。上次村庄整治花了五六十万元,光是五金大道的征地补偿费还不够,还加上部门补助和选区市人大代表的赞助。清理一口池塘估计需要2万多元钱,钱从何而来是个问题。最关键是水塘上游的渠道基本堵死,池塘就是死水一潭了,清理一次顶多维持一年时间,又会变臭。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池塘整治净化问题呢?他希望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给予帮助和指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民情 10 门前塘太脏太臭不敢回家住 2012-6-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