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我在方岩教书的时候,文楼村的老书记程纯火老人对我讲起过文楼人引以为豪的“兆选撰联服缙绅”的轶事。 程兆选,永康文楼村人,清乾隆年间进士。饱学多才,名誉四方。及第后出任江苏吴县知县。吴县系文化之乡,历代科举中状元、榜眼、进士者很多。当地的缙绅、名士听说新任的知县大人是浙江永康的一个小山村人,觉得文才有限,认为是靠不正当途径买来的官,一直想试探一下他的才学。刚巧,县里新建了一座关帝庙,要择日举行开光大典,父母官届时将亲临巡视,缙绅们认为这是个试探大人的极好机会。 开光那天,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只见开道鸣锣处一乘四人大轿在兵勇们的簇拥下来到开光礼坛。众缙绅迎接县大人到官棚内,献茶寒暄后,捧上文房四宝摆在案上说:“有劳大人为关帝庙赐联。”在不容有思索余地的情况下,兆选捋袖提毫一挥而就。只见联为: 此地吴也,试问周郎有庙否; 今君帝矣,何劳曹氏赠侯乎。 上联即谓吴地为吴国属,何不建周瑜的庙而建关帝庙;下联即谓关公已经封帝,哪还用到曹操封汉寿亭侯。 缙绅们见知县大人才思敏捷,所作之联对仗工整,寓意深长,不落俗套,且字体刚劲有力,始知兆选是一个真才实学的官,人人心悦诚服、赞赏有加。 所以,文楼人都以兆选公为荣,这个故事一直成为文楼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激励读书人奋发向上、追求实学的座右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