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乡村
3  4  
房源信息
水牛发怒 ,主人命丧牛栏前
夫妻扛野猪回家
下水电鱼
张网捕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1年9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下水电鱼
张网捕鸟
木渠村民拿这些
“贪吃者”没办法
2011-09-20

  ■通讯员 陈长雨

  

  象珠镇木渠村离城较远,群山环绕,村中有一条常年不断的溪流,溪中有丰富的石斑鱼。

  近年来通过整治溪水环境,村里老小经常在溪潭中休闲垂钓,成为饭后乐趣之一。

  钓捕石斑鱼数量减少严重

  木渠村有300多户人家1300多人口,至今未通公路,年轻人外出打工后,有创业热情的就在家门口办起小厂,招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人来多了,难免素质有不同。有一名50多岁的外省人经常肩背小孩,整天都泡在溪中捉鱼,有时还用丝网拦在溪中网鱼,有时夜间还到溪中用电瓶电鱼。

  不少村民看不下去,有心直口快者直接制止。村民说溪中的石斑鱼数量再多,也经不起外来人员这样日夜捕捞,村里应该想办法,像有些村一样,溪鱼只准钓,不能用网来捕。

  除了捕鱼

  还有人专门捕鸟

  此外,村中还住了几批外地人,他们不打工,也不经营什么产品,而是专门捕鸟出售。

  他们捕鸟不捕斑鸠、鹁鸪等动物,而是专门对画眉、黑山雀、百劳等叫声悦耳、体型较小的鸟类下手。

  据说,这些叽叽喳喳很会叫的鸟捕回来以后,要经过喂养,与群体一对一打斗,像斗鸡一样,斗得勇猛者才拿出去卖,而且卖得更贵。一只画眉拿到鸟市场卖,起码要四五百元乃至上千。

  这批人捉鸟也有自己的设备:笔者曾到毛狸岭坑去拔小山竹笋,看到捕鸟人的工具和电视上看到的差不多。

  他们拉开10米多长、3米多宽的透明丝网,用两根5米多长的竹竿支撑着网。

  网下放着一只很响的手机播放悦耳的各类鸟叫声,捕鸟人隐蔽在附近,等待小鸟闻声飞来找伴,碰上丝网就被捉住。

  对于这群人,木渠村民都好言相劝,捉鸟捕鱼毕竟不是正当生意,换个稳当的行业对他们也有好处。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康日报 乡村 06 下水电鱼
张网捕鸟
2011-9-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