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喜欢的是电子书,但也不排斥纸质图书
刚建的阅读推广联盟要让年轻人重回书屋
■记者 王晓鸣
“
学习、高考、买房、婚恋、找工作……还要面临各种竞争压力、生活压力等,眼下,许多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似乎前所未有的快速,每日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忙。同时,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简单、便捷的电子书受到年轻人热捧,如时下格外火爆的苹果ipad,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各类电子书。
那么,如今年轻人到底还会不会静下心来看看书,他们阅读纸质图书的情况又如何呢?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一批80后、90后。
小钱 网络媒体工作者
我不太看书,本来就没看书的习惯,估计是从小没好好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吧,呵呵。我现在上班大多时间都在网上,工作需要嘛。回家没事干,也会上上网,看看微博,有的时候则看看电视,但我在电脑上从不看书,眼睛太酸。
程钰寒 部队文职
图书嘛,好像很久没有看了。在学校的时候,我还会找几本文学书看看。参加工作后,每天都忙,有很多资料要整理,所以很少有时间看书。要看的话,我现在一般就看看外语书,因为不想丢弃学校里学的外语,有朝一日总会有用的。
夏林敏 外贸企业员工
看书可以充实自己的心灵,这个道理谁都懂。前几年工作不太忙时,还偶尔会看一些图书,但不多。今年我刚刚生完小孩,基本没时间看。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书的,不过现在静不下心来看。
卢群芳 个体经营者
我挺喜欢看张小娴的书,读她的书总觉得有心灵感应。最近嘛,在看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他是个很敏感的人,讲话犀利,一针见血。南怀瑾的书也很不错,融合了众家所长,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不过说真的,我看书也只是蜻蜓点水,看后忘掉,但看的过程是很享受啦。况且现在手机也方便,想看什么书都能下载,随时可以看。
吕莹莹 单位职员
纸质书嘛,我时常会翻一翻。比如文摘类的杂志,像《江南》那样的小说集。或者从网上下载电子杂志如《青年文摘》、杨澜旗下的《澜》。看书是我的一种习惯,通过阅读,可以充实生活,学习并累积写作技巧。相比纸质书,我还是偏向于电子书。因为电脑可以上网,网上的资讯更多,可以随心所欲选择所需信息,而纸质书的话,就没有这么强大的功能啦。
胡林慧 医务工作者
我的工作比较忙,很难得看书,不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不过最近,我刚看完的一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青春偶像励志的校园爱情小说,还是很适合年轻人看的。
黄勋 乡镇干部
现在因为工作、家庭等琐事干扰,看书的时间确实少了。纸质书我还是看的,比如一些官场类小说、历史书等,像《明朝的那些事儿》。当然,能上网的地方都在网上看为主,但要看得投入,还是喜欢捧着书读。最好是能选择在乡下的午后,在广阔的田野中阅读,会感觉身心通畅。
蓓蓓 自由职业
参加工作后看书的时间少了。会看些杂志,比如《瑞丽时尚》等,或是工作需要才会去翻查一些书籍。比较少看纸质书的理由,是时下流行的微博、手机阅读软件等很多现代工具已慢慢代替传统书籍。不过话说回来,能够捧着一本书静静地翻看,还是显得比较有涵养的,嘿嘿。
曹女士 准妈妈
我是很喜欢看书的,看的大多是文学作品或文摘类杂志。我认为看书能够净化人的心灵,特别是对于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人,多看看书,能寻求一种宁静感。我一般看名著,像《红与黑》、《乱世佳人》、《茶花女》等,要求是积极向上的、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书籍。
刘小云 新永康人
我现在在一家美容美发店工作,上网的机会不多,有空时,我就会和小姐妹们互换着图书看。像什么穿越小说、搞笑小说,反正是时下流行的,我们都喜欢。每天早上出门前,我都会躺在床上静静看会书,笑一笑,一天的心情也会感到很愉快的。
90%年轻人称会看纸质书
记者共对20余位市民和网友进行了调查,90%以上年轻人称,自己不排斥纸质图书,不过看的时间比较少。其中70%以上年轻人爱看或接受电子书。他们认为,电子书不但种类丰富,在表现形式上也已超越传统书籍的界限,在图文的基础上融入了动画、声音甚至互动,十分丰富多彩。
50%左右的受访者喜欢看消遣类图书,如时尚杂志类、娱乐小说类,尤其是网络小说等。因为这些书看起来不用太费神,心情比较放松。
其中部分受访者还对图书市场的规范及图书场所的建设提出了希望。
曹小姐认为,现在的图书市场太乱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书都有,要坚持杜绝污秽作品。希望能多建一些社区图书馆,借书可以方便一点,城区就这么一个图书馆,实在不够。王小姐则希望网络图书也能更为完善,保证书籍质量,减少错别字和段落的不连贯或删减。
图书馆:年轻人占借阅的60%
“最近几年,图书馆的读者呈年轻化趋势,除了中小学生,80后成年人也很多,其中1/3还自带书籍。”在市图书馆,馆长徐关元却给出了“意外”答案,“目前来借书的年轻人占总人数60%左右,阅览的年轻人占到40%左右。”
徐关元认为,年轻人增多的原因,一是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把阅读的习惯带回家乡。另外,图书馆环境优雅舒适,办证方便,阅览室可以随意进出,许多年轻人早把到图书馆看书,看成一项既经济又舒适的休闲活动。
“电子阅读虽然方便快捷,但较伤眼,而且阅读者会被其它信息吸引,容易静不下心来。其实现在年轻人的阅读方式,应该是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相结合,双方各有各的优势,可根据情况自由选择。”徐关元说。
我市图书室配备相对欠缺
我市城区目前有1家大型综合类图书馆、四五家社区图书室,还有镇街区、部队、企业等图书室120余家。但和一些城市相比,我市图书室的配备仍较欠缺。
徐关元介绍,下一步,我市计划建造一座少儿图书馆,为更多青少年打造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场所。而从今年开始,为了让农村百姓读好书,我市还要完成50%的村达到农家书屋建设标准要求的任务。到明年6月底,全市力争实现村村均有农家书屋的目标。
阅读推广联盟倡导年轻人爱上阅读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我市文化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
徐关元说,我市已连续举办7届未成年人读书节,吸引10多万人次青少年的参与。通过系列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并巧妙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青少年热爱家乡、良好阅读的习惯。
目前,永康市阅读推广联盟中心也已挂牌,即将正式运行。中心由市图书馆牵头,把各部门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阶层的阅读群体进行有机整合,开展多载体读书活动,创造出共建共享,全民齐阅读的良好氛围。
近日,我市阅读推广联盟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