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青恒
最近这段时间,安徽蒲州人小纪与母亲蹲点永康负责零卖大蒜,父亲则到山东收购大蒜,然后隔三差五地把整车大蒜发过来。
每逢芝英、古山集日,小纪都开着农用车及时赶到,缙云的集日他也会赶过去。
“去年全国‘炒’大蒜,每斤卖到七八元,那么贵的大蒜,你们赚了不少吧?”
“没有,没有。”小纪一个劲地摇头。他一边忙着称大蒜,一边说,那么贵的大蒜没几个人买,赶集的人基本上买不起。他们也希望平平常常地做生意,不用“炒来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