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鹏 本报讯 石柱至舟山的石临线,相信不少市民都已经走过,道路边两排高大的水杉行道树让人印象深刻,感觉置身于森林通道中。 5年后,当你驱车行走于东永一线,你也可以领略到这样的景象。今年,交通部门已经完成了东永一线两侧绿化,沿线5米宽的绿化带上种上了香樟等树木。 “等这些树木长势成形后,东永一线会成为一条风景带。”30日,市林业局绿化造林科科长应新媛说,今年330国道、方岩大道沿线也将进行风景林建设,树木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将引种红枫、紫玉兰等等。 漫步蜿蜒的村间道路,村口百年古樟仿若迎客,村里随处可见的绿树,村后的那片竹林就像是一面绿色“屏风”……雨中的龙山镇茭杨村就像“隐身”在树林之中,笼罩着静谧,刷刷的雨声随风飘得很远很远。这时的它很美,很安逸,让人仿若置身山水画卷之中。 今年,茭杨村投入30多万元,新建绿化面积8680平方米,将森林“搬”进了村庄。2年后,当你走进乡村,随处可见像茭杨村这样的“村在林中、房在景中”景致。应新媛说,2012年,我市要创建森林村庄210个。 “身边的绿意多了!”许多新老永康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记者了解到,我市自去年开展创森工作以来,各地积极投身绿化造林,已完成平原绿化造林6000多亩。 我市作为全省首批10个平原绿化建设示范县市之一,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用5年时间,使全市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从现有的17.2%提高到20.6%,建设碧水蓝天、森林家园、与树为邻、林水相依的生活生产环境。 虽然从17.2%到20.6%只提高了3.4个百分点,但反映到面积、数量上,即全市建成森林通道、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网格等工程融为一体的平原“绿网”体系,到2015年全市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万亩以上,新增林木300万株以上,平原绿化总投资3亿元以上。 我市在编制《永康市平原绿化规划》的基础上,配套完善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支持”的多元化绿化投入机制。市财政今年安排了2590万元平原绿化专项资金,对平原绿化各项目进行奖励补助。 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平原绿化热情高涨。龙山镇对创建省级森林村庄的村重奖14万元。象珠镇大儿前村拆掉了4000多平方米老房屋,进行绿化建设。该村村委会主任吕方甚至卖掉了自家在城里的房子,100多万元售房款全部垫支进村庄绿化工程。 “绿化是最好的美化,绿化是最小成本的建设,绿化是留给子孙最大的财富。”吕方说,金华市委常委、永康市委书记徐建华的这句话让他深有同感,这也是他倾尽全力投身绿化建设的动力。 “5年以后,宜绿化用地基本得到绿化,全市要实现‘城市园林化、镇村森林化、公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形成一村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绿化效果。”应新媛说,如今,永康已经变得越来越绿,相信每一个春天过去,这绿色越来越浓。 |